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8 道试题
1 . 小毛老师来医院体检,看到墙上标语写着“禁止高声喧哗”,其中“高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较大;在做B超项目时,医生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得到B超图像,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的功能。
昨日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八)
2 . AI助手已经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给AI助手发送语音指令,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AI助手能识别出主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昨日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育才中学中考三诊物理试题
3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对接完成后,该飞船相对空间站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飞船进入太空后,所装载物品的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日内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巴蜀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红墙上的竹影B.   渝中半岛的倒影
C.   雨后彩虹D.   反光镜中的解放碑
2024-06-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押题卷(三)
5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在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距离玻璃板30cm处,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______cm,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2024-06-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押题卷(三)
6 .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了如图的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
(2)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
(3)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慢慢旋转,在纸板F上不能看见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次数123
入射角30°45°60°
反射角30°45°60°

2024-06-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诊断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7 . 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诗词中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吸热
C.“羌管悠悠霜满地”——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热
D.“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2024-06-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中阮是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也是古琵琶的一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图是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文明礼仪主题活动中的中阮表演,演奏的声音是琴玹的__________产生的,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024-06-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9 .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主要应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
A.凿冰取火B.悬镜观邻
C.针孔成像D.晷针留影
2024-06-0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端午节举行如图所示的龙舟大赛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大赛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为龙舟队员呐喊助威,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锣鼓声是由鼓面______产生的,“锣鼓喧天”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24-06-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诊断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