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2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12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 ______g,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______cm3

2024-04-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初级中学九年级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图a所示的杯中己装有2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液体,杯中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与从龙头中流出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空杯的质量是________g,此杯最多可装________g该液体。

2024-04-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________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玉石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3)向量筒中加入50mL的水,将玉石浸没在水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则玉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若先按(3)步骤测体积,再按(2)步骤测玉石的质量,测算到的密度与真实值比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同组的同学认为不用砝码,使用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等器材也能测出玉石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如图丙所示;
②将拴好细线的玉石缓慢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底),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记录加水的体积为V1,如图丁所示;
③让玉石缓慢沉入到水底,松开细线,__________直到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记录再次加入水的体积为V2
④玉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V1V2ρ表示)。
4 . 食醋的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它是烹饪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实验室测量了食醋的密度。

Ⅰ.小明取适量食醋进行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移;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醋,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食醋的总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总质量为 _____g;
(3)将烧杯中部分食醋倒入量筒,如图2所示,这些食醋的体积为 _____cm3
(4)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醋的质量为40g,则食醋的密度为 _____kg/m3
(5)若在将烧杯中的食醋倒入量筒中时不慎将少量食醋沾在量筒口的内壁上,则测得的食密度将会 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Ⅱ.小红又利用电子秤、烧杯和水测量出了食醋的密度。
(1)用电子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
(2)将烧杯倒满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3)将另一相同的烧杯内倒满食醋,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食醋的总质量为m3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食醋的密度表达式:ρ食醋=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表示)。
2024-04-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5 . 甲、乙两车从P点出发,沿着P指向Q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秒,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甲车经过Q点时,乙车和Q点相距2米,PQ两点的距离可能为(  )

A.6米或32米B.8米或32米C.6米或36米D.8米或36米
2024-04-28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①、②两个图像,且

(1)某小组安装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  ④铁圈B和石棉网
(2)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这时的大气压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分析图乙可知,c点的温度为71℃,则a点对应的温度是______℃。
2024-04-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中考适应性考试(二模)物理试题
7 . 某测量小组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步骤:

(1)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右,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但在测量时出现了图乙所示的做法,请你指出该同学在天平使用中存在的错误:______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8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
(5)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燥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历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山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8 .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装满水,一光束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足够长的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出,水位下降,光点在光屏上移动,容器中的水已流出150kg,则光点移动了______cm;若池中水流干净,光点共移动50cm,则池水总质量为______kg。

9 . 田田和花花同学想对未知物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1)她们将天平放在______,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静止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调节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天平调平后,田田对食用油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①如图甲所示,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151.4g;
②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______mL;
③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113.4g;
④计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若在进行上述②步骤时,量筒壁上沾有较多的食用油,则会使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近日金价屡创新高,花花妈妈在网上购买了一枚金灿灿的手镯,花花看到后提出疑问,手镯是黄金的吗?他想到可以通过测量手镯的密度来进行判断。
①如图丁所示,将用细线系好的手镯(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在杯壁标记水位,天平的示数为
②如图戊所示,从烧杯中取出手镯,再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天平的示数为
③如图己所示,再次将手镯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接触,此时水位升高,天平的示数为
④根据上述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手镯的密度为______(选用字母符号表示);若考虑手镯从水中取出时沾了水,会使手镯密度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⑤花花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纯金的密度是,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测得以上手镯的密度明显小于纯金的密度,准备投诉商家,但雷老师指出手镯仍有可能是纯金的,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
10 . 小明使用免洗洗手液时,发现洗手液流动性较差,粘度较高。小明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________g;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丙所示,量筒内洗手液的体积是________mL,则洗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_
(3)小华认为上述的测量方法会存在较大误差,原因是________
(4)小华回到家后利用电子秤、烧杯、细线和一个实心铝块等器材再次对洗手液的密度进行测量。具体做法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洗手液放置在电子秤上,如图丁所示;
②将系好细线的铝块缓缓浸没到洗手液中保持静止,洗手液未溢出,如图戊所示;
③将铝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如图己所示,则这次测得洗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_。(,不计细线质量,细线和铝块均不吸收洗手液)
2024-04-24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