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3 道试题
2 . 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水面倒影B.水球成像
C.墙上手影D.白光透过三棱镜
2024-05-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一外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3 . (1)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

①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
②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小星想知道生活中食用的冰糖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冰糖制成粉末后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选填“A”、“B”或“C”);
②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显示温度为______℃;
③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冰糖粉末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则冰糖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24-05-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一外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4 . 2024央视春晚陕西分会场节目《山河诗长安》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其中鼓乐交响中的叮咚琵琶声是由琵琶琴弦的______发出的,而全民齐诵《将近酒》时的荡气回肠则是提高了声音的______
2024-05-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一外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5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继续传播
6 . 甲、乙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m/s,它们相遇时,乙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若甲车向南行驶,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行驶。

7 . 成渝高铁是“十一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从重庆北站至成都东站设计时速350km/h。下表是G8541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旅游。求:

时间

重庆北

永川东

内江北

成都东

到站时间

09:38

10:04

10:48

发车时间

09:15

09:40

10:08

里程/km

0

56

152

(1)列车从永川东至内江北的平均速度?
(2)若该列车全长400m,当以180km/h的速度通过长5.6m的某隧道时,求列车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
(3)在第(2)问中,该列火车在通过隧道前,需要鸣笛示意。在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4s后司机听到回声。己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司机听到回声时车头距离隧道口多远?
8 . 小车在斜面由静止下滑,已知相邻两次频闪照相时间间隔均为,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轮与斜面接触点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点运动到D点所用时间为
B.小车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
C.小车通过AD段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为
2024-04-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9 . 小阳同学家住重庆渝北区,今年国庆节和爸爸妈妈去成都姥姥家。小阳上网查阅地图知道家到重庆北站的路程为12km,沿途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爸爸开车去重庆北站。选择坐G8536次列车,其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求:
(1)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家开车到重庆北站的最短时间?
(2)G8536次列车从重庆北站到成都东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G8536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1

重庆北

始发站

15︰52

0

2

资阳北

17︰00

17︰02

223km

3

成都东

17︰28

终点站

313km

2024-04-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正在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
(2)如图②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4)用①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探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我们可以观察到,用力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这个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2024-04-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