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2021-09-15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向上的力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
D.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
3 . 如图一人的两只手同时沿水平方向各用6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为___________
2021-09-15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

(2)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画出此时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

(3)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______
2021-09-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20-21八年级下·陕西·期末
5 . 船只停泊在岸边时,常常将缆绳绕在码头的立柱上。为什么缆绳要多缠绕几圈呢?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研讨,他们猜想: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大,且摩擦力与绕绳的圈数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用棉线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出其重力为7.6N,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棉线绕的圈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摩擦力的大小F/N
07.60
12.94.7
21.16.5
3
40.27.4
50.17.5

(2)如图乙所示,将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N。老师告诉同学们“用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算出棉线和铁棒之间的摩擦力”,同学们算出此时的摩擦力为4.7N;在此过程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逐渐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重复实验,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0,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棉线绕3圈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示数为___________N,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选填“静摩擦”或“滑动摩擦”),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5)分析实验数据,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0之前,关于摩擦力与绳子缠绕圈数之间关系的探究结论是: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且摩擦力与绕绳的圈数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成正比。
2021-09-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放置于桌面上的钩码,其重力的施力物为 ______。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之前,要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______
2021-09-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1-08-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图甲中重物的重量为 ______N;图乙中托里拆利实验所测的大气压强为 ______mm水银柱。
2021-08-28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10 . 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该将指针调到 ______位置,完成操作后挂上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N:若按如图丙所示方法提着挂钩测量物重,测量结果将 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