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楼层1234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2018-07-04更新 | 1505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2018-06-23更新 | 1251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荷山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3 . 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C.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4 . 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第一个完成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这时必须测量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比地面高得多的山峰顶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如果这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______向上喷出.(均选填 “会”或“不会”)
2017-06-10更新 | 28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所示,在密闭性很好的玻璃瓶里装一些水,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 )
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7 . 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6-12-07更新 | 530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2016-12-07更新 | 4471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西藏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明去年暑期和家人一起从三明开车去西藏旅行,请你跟随小明走进西藏,一同去探寻旅途中遇见的物理问题。
(1)西藏地区的海拔较高、气压_________,从三明携带的快熟面到了西藏,包装袋会变________ (选填“鼓”或“瘪”)一些;
(2)西藏地区有些路段山高谷深、弯多坡陡,为了行车安全,当地公安局采取了限速措施,要求汽车到达下一检查卡点必须不少于规定的行驶时间。右框是小明拿到的八宿县限速卡的部分内容,则从邦达检查卡点至多拉检查卡点,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应不高于________km/h;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高山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的;

(3)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羊八井的地热发电站是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地热能是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气轮机转动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
10 .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自制水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他拿着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