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内,待小球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此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AFBFC                    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ppp       
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FF             ④小球的质量关系:mAmBmC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4-06-1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2022年5月4日,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训练。航母上配备大量先进装备,其中舰载机是航母战斗力的核心,舰载机可以在航母上起落,执行各种军事任务。(海水的密度ρ海水=1.1×103kg/m3g取10N/kg)
(1)航母从密度小的近海驶入密度大的深海(船总重不变),其排开海水的质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达6.75×104t,则此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一架质量为22t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

3 . “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同学们想用学过的知识测量。

(1)第一小组用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当指针静止时如图A所示,应向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石块质量如图B所示,为___________g;
c.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V2
d.石块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mV1V2表示)。
(2)第二小组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系在测力计下,测出石块的重力G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测力计提着石块,使石块 ___________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
c.石块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GFρ表示);
(3)第三小组用天平、烧杯、水和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
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石块质量为m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细线系着石块,使石块悬在烧杯的水中,如图C所示,天平的示数为m2,石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mm1m2ρ表示)。
2024-06-06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泰师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某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 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镊子向天平的右盘 _________(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_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 ___________m3。(ρ=1.0×103kg/m3
(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kg/m3
(5)小明同学在拓展学习中认识了密度计后,他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图丁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则刻度0.9应该在 _____点(选填“p”或“q”)。
②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所示),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忽略铜丝引起的横截面积变化),小组同学推导出hρ的关系式为h______(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结合此关系小明清楚了在实验步骤c中均匀标示刻度是不对的。
5 . 小明在野外研学游时捡到了一块重为3N的奇石,他很想知道这块奇石的价值,于是他将玉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奇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求(ρ=1.0×103kg/m3g取10N/kg):
(1)奇石所受水的浮力;
(2)奇石的体积;
(3)烧杯中盐水的密度。

6 .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吸管下端缠上铁丝,制成简易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刻度,他将密度计分别___________水和煤油中。密度计露出液面高度为d,密度计在水中时d为10cm,浮力大小为F1;在煤油中时d为5cm,浮力大小为F2,则F1___________F2(选填“>”“<”或“=”)。若将密度计放入密度为1.25g/cm3的液体中,则d___________cm。(ρ=1.0g/cm3ρ煤油=0.8g/cm3
2024-06-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中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2024年4月2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正式下坞,H1509船“尺码”更大、设备更先进,排水量相较于首艘船增加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型宽37.2米,设计最大吃水8.4米,如图;邮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_____ N,邮轮空载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在邮轮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说明北大西海水的密度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印度洋海水的密度(g取10N/kg)。

2024-06-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小明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容器底部,它的上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B的下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3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的底面积为_________cm2,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0N,容器内水的深度为_________cm。(ρ=1.0×103kg/m3,g取10N/kg)

2024-05-2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1)学好物理,重在观察、思考!
①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实验舱内开讲。火箭燃料应具备安全、热值较______的特点;
②2023年11月18日有可能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图甲),流星是宇宙尘埃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闯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空气对其做功,使其内能______,高温燃烧剧烈发热发光形成的;
③罗庄区沂河高都小区安装了公共充电插座,采取扫码付费自动充电(图乙),这些插座都是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假设某充电器输出电压为48V,输出电流为2A,则它的输出功率是______W;若当地的商用电价为1,充电5h的用电电费是______元;

(2)2023年12月27日,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顺利完成首次试航。“梦想”号排水量约为33000t,可抵御16级台风海况,具备海域11000m的钻探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关键一步。

①试航时,“梦想”号受水的浮力约为______N;(g
②大洋钻探船最主要的功能是钻井取芯,把海底的岩芯取上来,岩芯加速上升过程中,缆绳对岩芯的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岩芯对缆绳的力;
③“梦想”号装有深度声呐并搭载高清摄像系统。声呐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探测海洋深度;
④台风天气,钻探船可适当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重心来抵御台风。
10 . 有两个实心小球A、B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将A球放到乙液体,B球放到甲液体,待其静止,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小球A球沉底,小球B悬浮
C.小球A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球受到的浮力
D.盛甲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于盛乙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2024-05-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