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6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塑料杯、水和硬纸片进行了“覆杯实验”。
①甲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___的存在;
②小明猜想实验中也有可能只是水粘住了纸片,为了证明此判断是否正确,只需在如图甲的_________(选填“杯底”或“纸片”)上用针扎一小孔,观察纸片是否掉落即可;小刘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来判断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只要对密封钟罩内进行_________(选填“打气”或“抽气”),观察纸片是否掉落即可;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
①步骤A、B和C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步骤_________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②小刚发现步骤B和C中,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为此小刚设计了实验:小刚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长方形木块与一个合金块粘在一起组成组合体,他将组合体按图丁中(a)(b)所示方式,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组合体均漂浮在水面上,若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则说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③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合金块从木块上脱落。已知图丁(a)中物体静止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10cm,图戊(c)中物体静止时木块浸入水中深度为h3=4cm,已知合金块的密度为2.5×103kg/m3,则图丁(b)中物体静止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2=_________cm。
2024-05-29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中实验九年级5月中考三模物理卷(1)
2 . 为了测量不同盐水的密度,某班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_________________调节;调节平衡后,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g。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次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30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g/cm3.
(2)小明小组的同学发现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只有天平(无砝码)、注射器、40mL烧杯2个、盐水、水,他们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注射器分别向两个烧杯加入20mL盐水和水,并在盐水液面位置做好标记。
②将两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发现放盐水的左盘下沉,接着用注射器向右侧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烧杯中水的总体积为25mL,如图丙所示,则他们小组所取样的盐水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3)小明小组深入研究发现,将其他液体加至左侧烧杯标记处,再向右侧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烧杯中水的总体积不同。于是他们将右侧烧杯改装为“密度计”,则该烧杯上20mL位置处应标记__________g/cm3,烧杯上的密度刻度分布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小华小组利用不同粗细的塑料吸管制成多支简易密度计,当它们竖直漂浮在水中,如图丁所示,其中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最精确是______(选填序号)。
2024-05-29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模拟卷
3 . 如图甲是长江大桥吊装工件施工的场景,漂浮式起重机利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匀速吊起6×106N的工件至50m高处;若动滑轮总重为1.5×106N;且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卸下吊装工件后,漂浮式起重机露出水面的体积将改变__________m3

2024-05-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梅岭教育集团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小华利用氦气球与探空仪了解空气状况。如图甲所示,质量为0.4kg的探空仪静止在水平桌面中上,与桌面接触面积为0.02m2。在室内测试时,将探空仪固定在充有氦气的气球上,释放后氦气球恰好能携带探空仪悬浮在空中,如图乙所示。已知悬浮时氦气球的体积为0.6m3,球内氦气的密度为0.17kg/m3,室内空气的密度为1.22kg/m3求∶
(1)探空仪所受的重力。
(2)探空仪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氦气球球壳的质量?(计算浮力时,不计探空仪的体积和球壳的厚度)

2024-05-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5 .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5cm,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质量忽略不计的杠杆悬挂起来,把质量为0.3kg的物体A用细线悬挂在杠杆C处,再把体积为400cm3的物体B(不吸水)用细线悬挂在杠杆D处,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CD两点到支点O的距离分别为10cm、15cm,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4N
B.物体B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4N
D.物体B的密度2.5×103kg/m3
2024-05-28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属江南湖滨女中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静静想通过实验测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3)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计算出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4)若该矿石吸水,按以上步骤测量出矿石的密度将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5)某同学利用干燥、不吸水的矿石还可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入待测液体,如图甲所示,将平底烧杯放入待测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
②将矿石放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已知矿石的密度为。烧杯底面积为S,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烧杯底面积的3倍,则矿石的体积V的表达式为_________,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烧杯视为粗细上下均匀的容器)
2024-05-28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属江南湖滨女中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小华制作的蓄水池水位报警模拟装置如图所示:浮子由铜片E、空心杆F和木块Q构成。在低水位时,触点CD位于E的正上方处,Q的下表面距池底的高度为h。当水位上升到使E与CD接触后,蜂鸣器R发出忽强忽弱的报警音,报警音的强弱取决于其两端电压大小。电源电压,定值电阻R可视为的定值电阻,不计其它电阻。

(1)当E与CD接触时,电路接通,衔铁吸下与触点______接触(选填“A”或“B”),线圈和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2)Q为边长的正方体,密度为g。不计E、F的质量及E与支架间的摩擦。
①求刚开始报警时水面距池底的高度H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可使①中H值增大的有______
A.将池中水换为密度更大的液体  B.仅适当减小Q的边长
C.仅适当减小Q的密度  D.仅在空心管F中装入适量沙子
2024-05-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体积为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8N,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
2024-05-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义兴中学中考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9 .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浮沉子

“浮沉子”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设计的。小华用大塑料瓶(大瓶)和开口小玻璃瓶(小瓶)制作了图1所示的“浮沉子”;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将小瓶视为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忽略其壁厚(即忽略小瓶自身的体积)。当小瓶漂浮时,简化的模型如图2所示,小瓶内空气柱的高度为,通过控制对瓶子握力的大小,使小瓶恰好悬浮在图3所示的位置。将倒置的小瓶和小瓶内的空气看成一个整体A,A的质量为,水的密度为g为已知量。

(1)图1中小瓶A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__________
(2)图3中增大对瓶子的压力,小瓶将会__________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3)图2中A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4)图2和图3中小瓶内空气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10 .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在已清零的电子秤上,稳定后电子秤的示数为2.04g。然后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入适量的空气,估算出气球的体积为4000cm3,则充气后的气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取1.3×10-3g/cm3g取10N/kg),且该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气球的总重力。若再将充气后的气球放到己清零电子秤上,如图乙,稳定后电子秤的示数将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2.04g。

2024-05-2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