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反向蹦极”的示意图。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体验者用扣环锁定在地面上,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弹性轻绳的拉力与人的重力相等。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E1、重力势能E2、机械能E3和轻绳的弹性势能E4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2024-01-01更新 | 4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整个过程中小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小
3 . 有关“机械能”的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将小桌的脚打入沙子中。要将小桌的脚打入沙子中更深些,应选用质量较______(大/小)的木块,并将其从更______(高/低)处下落;
(2)如图乙,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制成了一个“魔罐”。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你将看到“魔罐”______(选填“一直向远处滚”或“来回滚动”)。最终“魔罐”会停止滚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考虑,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将“魔罐”滚动出去而不是平移出去的好处是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将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迅速松开手,观察到卡片向上跳起,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要想使卡片向上跳得更高,应______(增大/减小)两个小豁口A和B之间的距离。
2023-12-27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踏板时首先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A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然后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从A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运动员到达位置B之前,所受到的合力是向下的
C.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动能一直减小
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减小的动能小于跳板增加的弹性势能
2023-12-2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我国已成功发射的“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题图所示。关于此过程(只考虑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大
B.段返回器的机械能减小
C.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D.的全过程中返回器机械能守恒
2023-12-25更新 | 39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机械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在落地瞬间的速度相等
B.此时甲、乙两球的动能相等
C.此时甲、乙两球的速度vv
D.两球下落前的初始位置的高度hh
2023-12-14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1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

2013年年底,“嫦娥三号”卫星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5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以减缓降落速度。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落,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确保软着陆成功。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举世瞩目。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嫦娥五号探测器上有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4部分组成,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从距月面15km处开始,15min降落至月球表面。安全降落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进行月球采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进入环月轨道后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合体进行对接,成为环月飞行的“卫星”,轨道器将会再护送返回器一程。最终,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球。
(1)“嫦娥二号”的月球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___(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它在绕月匀速转动过程时___________(“不受力”“受平衡力”或“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2)“玉兔”月球车的轮子做得宽大,能减小___________,才不至于陷入松软的月壤中,月球车的轮子使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充气”“非充气”)轮胎;
(3)总量达8200kg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g=10N/kg,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为避免着陆速度过大,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关闭发动机后,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返回器在着陆过程中势能不断减小
B.返回器在着陆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C.返回器在穿出大气层和第二次再入时动能相等
D.返回器从第二次再入到着陆过程中,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2023-12-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如图1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 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 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t1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加
C.t2 时刻小球的速度为最大
D.t2t3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2023-12-11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小华的爸爸最近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小汽车,如图甲所示。
实验次数12345
速度/(km/h)406080100120
制动距离/m8183250
(1)某次自驾游的过程中,遇到一座比较高的桥。他爸爸在汽车开始上桥时立即加大油门同时减档降速,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牵引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华上网查得该型号汽车在某次启动性能测试的有关数据,汽车以恒定功率的启动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000N且保持不变,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5s内,汽车运动60m,此过程汽车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是________W;
(3)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
(4)小华还查到该型号轿车的行驶速度与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规律可知,当轿车速度为120km/h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是________m。制动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丁中所示的图线分别为甲、乙不同品牌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实际制动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图象。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刹车性能较好。
2023-12-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用细线、橡皮筋系在同一高度的悬点,将两球移动到与悬点等高的位置,此时细线恰好拉直,橡皮筋达到原长, 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摆至悬点正下方 P 点时,橡皮筋长度恰好与细线长度相等。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摆下过程中,甲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②两球到达 P 点时,甲小球的速度比乙大
③从静止运动到 P 点,甲、乙两个小球重力做功相等
④甲球到达 P 点的机械能和乙球在初始位置时的机械能相等

A.1个B.2 个C.3 个D.4 个
2023-11-28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