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子结构与摩擦起电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老师正在演示“静电章鱼”实验,她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将塑料丝抛在塑料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对该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毛皮和塑料管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塑料丝和塑料管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2 . 阅读《“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回答下面各题。

“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


有很多未解之谜,答案或许就在眼前,但想找到那个答案,首先得能“看见”。举个例子,“为什么手机电池用着用着就不耐用了?”这个问题提出来很简单,答案也就在电池里,但想真正去探究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假如,有那么一台“超级显微镜”,能实时监测手机电池,在纳米级别“亲眼看看”电池充放电过程到底有什么变化,那答案就显而易见了。那么人们怎么看见微观世界呢?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由于中子不带电、具有磁矩、穿透性强,能分辨轻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具有非破坏性,这些特性使得中子散射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之一,是多学科研究中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原子运动的强有力手段。当中子入射到物体上时,与它的原子核或磁矩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散射。通过测量散射的中子能量的变化,可以研究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这种研究手段就叫中子散射技术。做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假设面前有一张看不见的网,我们不断地扔出很多小的玻璃弹珠,弹珠有的穿网而过,有的则打在网上,弹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把这些弹珠的运动轨迹记录下来,就能大致推测出网的形状;如果弹珠发得够多、够密、够强,就能把这张网精确地描绘出来,甚至推断其材质。科学家要进行中子散射的研究,要用中子做探针,去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中子源,而散裂中子源就是一个大量制造中子的“工厂”。2018年8月,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了验收,为中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人们利用散裂中子源来给航空发动机和高铁轮的部件做“体检”,检测它们的安全性;模拟深海环境,摸清可燃冰在压力释放过程中的内部变化找到合适的开采条件;观察离子电池充放电几百次后的变化,以研发出容量更大、充电更快、更安全的电池……。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运行,让中国科学家摆脱了束缚,去探索曾经需要依赖别人的“眼睛”才能看见的未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组成;
(2)中子射到物体上发生散射的原因是______
(3)中子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理想探针之一,它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2-01-27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02 简单电路
3 . 2021年9月12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在大气层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在返回舱表面形成了静电,造成静电屏蔽。下列关于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使这两个物体分别带电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
C.摩擦起电会产生新的电荷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2022-01-23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真题变式题1-5题
4 . 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B.b表示原子核C.c表示电子D.d可能带负电荷
2022-01-12更新 | 5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变式汇编1-5题
5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因为带上______而张开(填“正电荷”或“负电荷”)。
6 .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B开始不带电,然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A验电器金属球,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
B.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正电荷从A向B移动,形成瞬间从A向B方向的电流
D.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形成瞬间从A向B方向的电流
2021-12-07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真题变式汇编1-6题
7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D.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B到A
8 .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是否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可判断餐巾纸带___________电;在餐巾纸和吸管摩擦过程中,___________失去了电子;
(3)继续将玻璃棒与吸管接触,在接触的瞬间,电子从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
2021-10-1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青海省中考物理真题变式汇编13-18题
9 . 将纸巾摩擦过的轻质吸管放在绝缘支架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端远离橡胶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的吸管一定不带电B.摩擦过的吸管一定带负电
C.摩擦过的吸管失去电子D.摩擦过的纸巾得到电子
2021-09-09更新 | 2069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专题11 电流、电路、电压和电阻
10 . 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2021-07-26更新 | 3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真题变式汇编1-6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