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子结构与摩擦起电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图甲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情况,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现用丝绸摩擦石蜡,然后将该石蜡靠近轻质小球,发现它们相互排斥,再将石蜡触碰了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张开,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一定带负电
B.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丝绸和石蜡摩擦过程中,石蜡一定失去电子
D.验电器和石蜡接触后,验电器一定失去电子
2 . 在下面电学中的几个小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将气球在小女孩头发上摩擦后,小女孩的头发会飘起来,因为气球带电,头发也带电
B.乙图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橡胶棒,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另一根橡胶棒不带电
C.丙图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金属球时,金属棒中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
D.丁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向玻璃棒靠近,说明吸管一定带负电
3 . 如图所示,将塑料绳撕成丝带状,用毛巾分别摩擦塑料丝带和PVC管,然后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这就是神奇的静电“章鱼”实验。下列关于“章鱼”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丝带是导体
B.毛巾摩擦塑料丝带时创造了电荷
C.摩擦过的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同种电荷
D.摩擦过的塑料丝带和PVC管带上了异种电荷
2023-07-05更新 | 907次组卷 | 9卷引用: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湖南专用) 专题14?电学基
4 .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电子,让科学家认识到原子也具有内部结构。为了探究原子的结构,1909年,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开始做“用一束高速粒子(质量接近氦原子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非常薄的金箔”的实验,如图所示。大量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极少数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个别粒子甚至原路返回。卢瑟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用到了(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D.粒子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2022-08-12更新 | 16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用38个亮点小微专题练进行查缺补漏(通用)专题08 物质结构和物质世界尺度中考考题
5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吸管被排斥,则吸管带___________电。
2022-06-16更新 | 95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1期)专题18 信息、材料与能源、粒子与宇宙
6 .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内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C.柳絮飘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光从牛郎星传播到织女星的时间约为16光年
2023-06-13更新 | 783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3 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第01期)
7 . 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梳子与图中的______(选填“毛皮”或“毛衣”或“长白袜”或“棉花”)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梳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将梳子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其金属箔片会相互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2023-06-28更新 | 77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
8 . 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可以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摩擦起电过程中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电荷产生,由于毛皮比塑料更容易失去电子,毛皮与塑料管摩擦后毛皮带______电;塑料丝呈章鱼状是因为______
2022-07-08更新 | 852次组卷 | 3卷引用:初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人教版九年级15.6复习课时作业
填空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借助外部能量,可以使外层电子从原子脱离,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粒子。
2021-06-15更新 | 200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 专题13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第1期)
10 . 干燥的秋冬季节,人触碰到金属门把手有时会有“触电”感觉。为了防止“触电”,可手握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去触碰墙壁释放静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皮肤与衣物摩擦时失去电子,皮肤会带负电
B.衣物带电后,更不容易吸附灰尘
C.触电是因为人体产生了电荷
D.金属钥匙、钢尺也可以替代静电消除器
2023-03-26更新 | 7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1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