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描述的铸釜时的情境,工匠将铁水倒入模具中固结成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水固结成型属于熔化现象
B.铁水固结成型属于凝固现象
C.铁水固结成型的过程中温度持续下降
D.铁水固结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2024-05-22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
2 .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露珠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
2024-03-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10℃B.30℃C.50℃D.60℃
2023-07-03更新 | 261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4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讲述了铸鼎的方法。用石灰三和土塑造成内模。内模干燥后,在内模上面涂一层约几寸厚的油蜡,在油蜡的上面雕刻出文字和图案。再用极细的泥粉和炭末调成糊状,涂在油蜡上约几寸厚,制成外模。等到外模干透坚固后,便用慢火在外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流出,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鼎成型的区域了。慢火烤炙时,油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熔化C.汽化D.升华
2023-05-28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白草叶上的露珠
2023-05-0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物质处于固、液、气三态时的分子排列情况如图所示。物质M在发生物态变化,该过程需要吸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均没有固定的形状,可推断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2023-02-17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北京卷)
7 . 恒温的室内,把冰粒、干冰颗粒(固态二氧化碳)分别装在两个干燥的铁罐里,观察发现,装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水雾,铁罐里冰粒变小,冰粒周围有液体,如图所示;装干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薄薄的霜,铁罐里干冰颗粒变小,没有液体痕迹,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罐子外壁的水雾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凝华而成
罐里干冰颗粒变小主要原因是干冰颗粒升华变成水蒸气
罐里冰粒周围的液体主要由冰粒升华成的水蒸气再液化而成
A.只有是正确的B.只有是正确的
C.只有是正确的D.都是正确的
8 . 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冬天,室外跑步时呼出的“白气”D.中午,树上的露消失了
2022-11-02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小强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密度ρ/(kg•m3
(常温常压下)
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比热容
c/[J(kg•℃)1]
煤油0.8×1031083干泥土0.84×103
纯水1.0×1036604.2×103
8.9×1033280.39×103
2.7×1032320.88×103
A.水的比热容与质量无关
B.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
C.液态铝的凝固点是660℃
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
2022-07-14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在图描述的四个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将回收的铁块化成铁水B.阿姨擦过的地面很快变干
C.刚出锅的馒头冒出的“白气”D.寒冬,边防军人睫毛上出现的白霜
2022-07-09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