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雪融成溪B. 气结成露
C.气凝成霜D.水滴成冰
2022-04-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二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月4日晚正式拉开帷幕,恰逢“立春”节气。其中,以《立春》为题的表演极具巧思。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十分独特,如图所示的四个节气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A. 惊蛰时节冰化成水B. 立秋时节露珠的形成
C. 立冬时节霜的形成D. 大寒时节雾凇的形成
3 . 在学习升华和凝华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并塞紧盖子。小阳同学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小明同学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阳和小明的试管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B.小阳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C.小明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D.小阳和小明的实验都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2022-0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4 . 图所示是四个小实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把下面有关这四个实验的描述补充完整。

(1)图A: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___________遇冷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
(2)图B: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___________
(3)图C:为证明桌子能够传声,需要用手___________(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耳朵靠近桌面但不接触桌面的小华在空气中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划桌子声;再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___________,使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
(4)图D: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霜打枝头B.冰雪消融C.草叶露珠D.滴水成冰
21-22八年级上·北京西城·期中
6 . 小彤把干冰放入烧杯里一段时间,她发现烧杯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空气中的______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需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021-11-27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验物理试题
7 . 子垚同学在进行碘升华实验时,将碘锤放入90℃热水中,如图所示,看到了碘锤中产生了紫色碘蒸气,这表明碘发生了________现象,这是一个________过程(选填“吸热”、“放热”)。在将碘锤从热水中取出以后放置一段时间,紫色碘蒸气逐渐消失,这表明碘蒸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这是一个________过程(选填“吸热”、“放热”)。
8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夏至翻白云,平地见鱼鳞”,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0 . 图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
C.秋天大雾弥漫D.夏天树叶上的露水
2021-07-14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