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8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水倒入模具变成铁块的过程中,要吸热
B.樟脑丸变小的过程中,要放热
C.潮湿的粮食晾干的过程中,要吸热
D.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的过程要放热
2024-0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涿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真实再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电影中,志愿军战士渴了就把雪直接塞进嘴里,把雪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解渴;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坚守阵地,睫毛上的“冰霜”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利用3D打印机打印花瓶时,打印机的传动装置将PLA塑料丝(一种用玉米等有机材料合成的可降解塑料)推入热熔模块进行加热,之后粘稠状的塑料从热熔模块下方的喷头被挤压出来,在平台上层层堆叠,最终形成作品。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先熔化后凝固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D.先液化后凝华
2024-0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物理试题
4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5 . 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4-01-2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清晨大雾弥漫是液化现象
B.夏天,小河中的水被晒干是升华现象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冬天,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7 .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8 . 查阅资料可知,碘的熔点为114℃。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加热后,碘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熔化,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_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宏远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是我县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是气态,雪是固态
B.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6度”
C.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当天的风速可达9.0m/s
2024-01-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海波、石蜡熔化的实验中,海波与石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2024-01-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