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融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严冬的早晨,教室窗玻璃的外侧会出现“冰花”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2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的水比8℃的水内能大
B.冰箱冷冻室里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C.钻木取火,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D.冬天户外晨练时,人们会呼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2021-09-0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关于下图“括号”内物态变化名称、“虚线框”中“吸(放)热”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汽化”,甲是“吸热”
B.图中b是“液化”,乙是“放热”
C.图中c是“升华”,丙是“吸热”
D.图中d是“熔化”,丁是“放热”
2021-08-27更新 | 38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
5 .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小水珠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2021-06-0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6 . 图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湖中冰化成的水B.草叶上的露珠
C.树叶上的霜D.落在地上的雪
7 .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这样会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  )
A.升华   吸热B.熔化   吸热C.液化   放热D.凝华   放热
9 . 对以下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的外侧
C.洗澡后,浴室混水阀门上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热水管一侧比冷水管上的更多
D.夏天教室地上洒水可以降低室温,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2020-09-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2020-09-08更新 | 196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