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图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湖中冰化成的水B.草叶上的露珠
C.树叶上的霜D.落在地上的雪
2 . 许多家庭为了让棉毛织物免受虫蚁的危害,常常在衣柜里放一些樟脑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还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请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樟脑丸变小的原因,属于什么现象?
(2)能够闻到樟脑丸气味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气味总比冬天的浓?
3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4 . 下列是抚顺的四处美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月牙岛朝露晶莹
B.高尔山雾索山林
C.三块石冰雪消融
D. 浑河岸霜打枝头
2020-12-02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四模物理试题
5 . 主人打开房门,一群鸭子欢快地跑出来溜达。如图所示,结果外面雪花飘飘它们又被冻回去了。雪的形成属于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泥地上留下了小鸭子的脚印,这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_
2020-08-1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下列四幅图片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图甲:厨房蒸屉周围的“白气”
B.图乙:冬天树叶上的“霜”
C.图丙:夏天草上的“露珠”
D.图丁:蜡烛燃烧化成“烛泪”
7 . 我的家乡盘锦四季分明,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附着一层霜
C.深秋,树叶上的露在太阳出来后消失了
D.寒冬,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了
8 . 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0-04-02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9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冰的形成是升华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