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呵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吸热
C.这里“泼水成冰”随处可见,“泼水成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战士们需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食物,因为高压锅内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的形成是液化放热
B.“冰薄难负绒鸭重,柳嫩怎堪群鸟压”,冰薄是熔化放热
C.“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雨干是汽化吸热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的形成是液化吸热
3 .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喜爱,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4 .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度,打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5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盛夏旷野里的雾是液化现象
6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华B.盛夏,浓雾弥漫——汽化
C.深秋,青草上的露珠——液化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霜——凝固
2022-05-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大连117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9 .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021-06-27更新 | 2661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沈阳专用) 必刷卷02
10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2021-06-23更新 | 293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