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盛夏旷野里的雾是液化现象

2 . 寒冬,窗玻璃的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打火机里的燃料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

2022-12-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模拟试题试题
3 .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2022-09-05更新 | 96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七中中考五模物理试题
4 .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熔点降低了
B.冬天早晨,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说明冰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吸收热量
2022-07-11更新 | 87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用酒精消毒时,酒精沾在手上会迅速汽化。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壶口“白气”
B.浓雾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雕变小
6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有关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雨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
B.“独钓寒江雪”——雪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C.“凝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D.“踏雾乘同归”——雾的形成是汽化,需要吸热
7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华B.盛夏,浓雾弥漫——汽化
C.深秋,青草上的露珠——液化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霜——凝固
2022-05-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大连117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其中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寒露:露水己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
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过程需吸热
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0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开幕式一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下列自然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  )
A.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B.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C.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