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今年春节前后,湖北、安徽等地天空同时下起了霰、冻雨、雪。其中霰(如图甲所示)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成的小冰粒。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很多车停在路上没法行驶。由于天气寒冷,某驾驶员设计一种简易点火装置(如图乙所示)。将一张口香糖包装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后,分别与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过一会儿,看到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这一现象属于电流的___________效应:最先燃烧部位在纸中间狭窄的地方,说明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导体的___________大小有关。

2024-04-17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省锡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第一次适应性练习(一模)物理试题
2 .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中,物态变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草叶上的露珠B.防护窗上的冰花
C.针管中的液态乙醚D.舞台上的烟雾
3 . 2024年2月20日傍晚,一场罕见的霰雪天气袭击了宿迁,一夜之间满城道路皆成了“滑雪赛道”。“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小冰粒,因此在霰粒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霰粒的直径大约为1.5______(选填“nm”、“mm”、“cm”或“dm”)。
2024-04-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沭阳县怀文中学联考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4 . 下面描述节气的诗句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明:“云雨耀兮,虹便搭成”,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河水解冻是液化现象
C.大雪:“鹦鵙不鸣,雾凇奇特”,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立冬:“水始冰,地始冻”,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2024-03-28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徐州卷)
5 . 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由此可知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
C.升华和凝固D.凝华和汽化
2024-03-06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7 . 下列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初春,冰雪逐渐消融B.冬天,冰冻衣服晾干
C.秋天,草上露珠形成D.夏天,潮湿路面变干
2024-02-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热,升华形成雨
9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0 .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吃冰棒解热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烧开水时冒“白气”D.在中暑病人的额头上擦酒精
2023-12-27更新 | 336次组卷 | 51卷引用:昆山2018年中考物理预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