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霜降中的“霜”是夜间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 . 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放热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要放热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凝华现象,要吸热
3 . 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2023-05-02更新 | 63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放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2023-04-2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内乡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喜爱,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6 . “二月休把棉衣撒三月还有桃花雪”2023年3月16日的郑州桃花雪如约而至,如图所示。雪主要是由________凝华形成的,该过程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现象。
2023-04-21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省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儿童发烧时常用“退热贴”贴在额头进行物理降温。“退热贴”内部是一种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里面的水分受热会逐渐消失,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 .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度,打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9 .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的水的物态变化中,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B.清晨结露
C.深秋凝霜D.泼水成冰
10 . 下列对“白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从温泉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夏天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形成的
C.冬天户外活动的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在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2023-01-25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东片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