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自然界中的雾、露、冰、雪、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图B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图C中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D.图D中日出雾散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2023-07-0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物理第七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2023·福建厦门·模拟预测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3-06-28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D.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
2023-06-28更新 | 3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五模物理试题
4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湿手被吹干B.   冰袋中的冰变成水
C.   樟脑丸消失D.   口中呼出的“白气”
2023-06-27更新 | 10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5 . 灸灸夏日,同学们喜欢吃冰根来解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袋子上有小冰晶是液化现象
B.冰棍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会“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C.冰棍在冰箱的冷冻室里放久了会变小是因为冰棍发生了汽化
D.冰棍含在嘴非常凉快,是因为冰棍熔化要吸热
2023-06-27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诗句,下列对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2023-06-27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三)
7 . 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
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
2023-06-26更新 | 185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制霜的两种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B.制霜的过程中,冰和干冰都吸收热量
C.冰中加盐是为了提高冰的熔点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
2023-06-26更新 | 69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四模理综物理试题
9 . 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熔化现象
2023-06-23更新 | 134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一模)
10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2023-06-22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中考预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