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如图是制霜的两种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B.制霜的过程中,冰和干冰都吸收热量
C.冰中加盐是为了提高冰的熔点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
2023-06-26更新 | 69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是解冻神器“超导料理盘”。它采用的是铝合金复合材料和新型高效的热管技术,导热性能是银的3万多倍,在室温下约15分钟就可解冻150g由冷冻室拿出的冻肉,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超导料理盘”使用中出现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从冷冻室拿出的冻肉上面的霜,是凝华现象,从外吸热
B.冻肉周围的“白气”和料理盘面上的水雾是同种物态变化
C.冻肉解冻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由于环境温度低,所以盘上的水雾不会发生汽化
2023-05-3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冻的衣服干了
B.洒在教室的水很快就干了
C.盛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
D.寒冷冬天,窗户上结的霜
2023-05-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呵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吸热
C.这里“泼水成冰”随处可见,“泼水成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战士们需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食物,因为高压锅内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5 .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喜爱,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6 .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度,打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7 .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8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盛夏旷野里的雾是液化现象
9 . 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B.北方冬天美丽的雾凇是空气凝华形成的
C.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
D.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2022-12-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雾凇簇簇B. 河水成冰
C. 露珠晶莹D. 冰雪消融
2022-11-2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