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2 道试题
1 .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中的“霰”,是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它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成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如图所示。下列与“霰”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

A.液化B.凝华C.凝固D.熔化
2024-05-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2 . 下图形象地反映出物质固、液、气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物态的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乙物态的分子只能原地振动,丙物态的分子距离较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物态是固态
B.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需要吸热
C.从乙物态变化到丙物态叫液化
D.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时应在特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2024-05-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3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024-05-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其中霜的形成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       
A.凝固B.升华C.凝华D.汽化
2024-05-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今年我市多处出现降雹,如图所示,冰雹降到地面很快就变成水,冰雹变成水的过程物态变化名称是(       

A.熔化B.凝固C.汽化D.升华
2024-05-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6 . 初春的清晨,山林中雾气缭绕,形成了壮观的云海,如图所示。雾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雪落高山,降平原B.水缸出,不用挑担
C.扬汤止,不如釜底抽薪D.严冬冱寒,滴水成
2024-05-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7 . 试管中放有固态物体,把试管放在热油中一段时间后,物体由固态变为甲状态,已知油的沸点低于固态物体的熔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B.甲状态时,物体具有流动性
C.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D.甲状态时的物体容易被压缩
2024-05-26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爱自己,爱祖国!壮美华夏,气象万千。图中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哈尔滨冰雕减小B.黄山浓雾消散
C.黄河冰封形成D.吉林雾凇出现
2024-05-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9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草木摇落露为霜”——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B.“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C.“天接云涛连晓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
D.“将登太行雪满山”雪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2024-05-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10 . 物理课上,陈老师讲解了天气变化中的物态变化,以下节气中物态变化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小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2024-05-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一次模拟物理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