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2 道试题
1 . 物质M因吸热发生物态变化,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升华B.凝固C.液化D.汽化
2024-05-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2 . 小明在“3·8妇女节”当天利用从烹饪社团学来的知识为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下列关于做饭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烧水时,水底产生的气泡在上升时逐渐变大,说明水处于沸腾状态
B.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肉很难切开,是因为肉中的水凝固成了冰
C.小明在做饭过程中,厨房玻璃内侧出现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平时妈妈会在饭菜出锅前加盐,是因为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
2024-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陕西省咸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3 .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的早晨,田野里的草叶上有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会看见冰棒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非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D.炎热的夏天,小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是利用汽化时需要吸热来降温的
2024-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物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态A可以通过吸热变为物态B
B.物态A变为物态B是凝华
C.物态A变为物态C内能减小
D.物态B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2024-05-22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024-05-22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学业水平考试统练一试卷物理
6 . 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作“冻干草莓”,尽可能保持草莓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工人把含有大量水分的新鲜草莓温度降到-18℃以下,使草莓的水分凝固,再将其放置在温度低于水分熔点的真空环境中实现脱水,新鲜草莓变成了几乎不含水分的草莓干。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在冻干草莓脱水过程中,草莓的水分(  )
A.迅速汽化B.可能升华C.一定熔化D.可能凝华
2024-05-22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7 . 回南天期间,小明家的墙壁上有很多水珠,如图所示,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A.液化B.凝固C.凝华D.汽化
2024-05-22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8 . 如图所示,图中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该晶体物质处于Ⅰ区域,是固液共存态
B.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Ⅰ区域时,该晶体物质发生凝固现象,且放热
C.若该晶体物质由Ⅰ区域的状态到Ⅲ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升华现象,且吸热
D.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应处于Ⅲ区域
2024-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是岳阳楼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雪的形成过程中水蒸气会吸收热量
D.雪化成水是一种液化现象
2024-05-2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小滨对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二)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