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碳粉的内能的。

2024-03-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口海府实验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实验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113.5℃。甲、乙这两个实验方案中方案______更合理(选填“甲”、“乙”),原因是甲中碘颗粒被加热后会直接升华变成碘蒸气,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升华外,还可能会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024-03-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选填“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我国沿海地区水面大,冬暖夏凉是因为_______,在同种吸、放热条件下,温度变化小。

2024-03-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4 .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的熔点为113.7℃,固态碘是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固态碘会迅速___________为碘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
2024-03-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常常看到窗户内表面上有白色的冰花,这是属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炸油条可以将油条炸黄,而煮面条不能将面条煮黄,这是因为油的___________比水的高。
2024-03-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春夏之交,江淮一带常常阴雨绵绵。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小冰晶下落时熔化成小水珠,它们汇集在一起形成了降雨。
2024-02-2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五十中西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12月16日,冷空气来袭,导致绵阳三台、盐亭、梓潼甚至城区部分地区飘起了雪花,让久违下雪的人们异常兴奋。从物理的视角分析,雪花的形成过程发生了______(选填“凝固”“液化”或“凝华”):翌日清晨,小明乘坐公交车上学途中,发现车窗玻璃内侧有很重的“雾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均选填“凝固”“液化”或“凝华”)。
8 .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如图)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芯一级的YF-77氢氧发动机利用液氢提供动力,燃料的_______大,清洁无污染。为保障火箭安全,箭体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或直接_______(填物态变化)继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以防温度过高。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在距地球约450km的轨道上运行向地球传递数据,由此可知,其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最快大概经过_____________秒后就会被地球上的控制中心接收到。
2024-02-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一华源中学中考质检物理试题
9 . 民间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使得气温降低感觉寒冷。
10 . 如图所示,数轴上tAtB两点分别表示某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果该物质由区域的状态直接变为区域状态,则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