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请阅读《火箭》并回答第题。

火箭


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据记载,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内充的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同时气体给火箭向前的推力,将火箭向前推出。这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没有什么不同。现代火箭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运载火箭、探空火箭、军用火箭等等。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约96.4%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推力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长征五号为捆绑四个助推器的两级半构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是14吨,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级火箭推进剂为-253ºC的热值高的液氢与-183 ºC的助燃剂液氧,助推器推进剂为液氧与煤油。特别要提的是,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月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为我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火箭在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其外壳与大气摩擦也会导致高温,尤其是火箭头部的温度会高达上千摄氏度。可为什么火箭不怕热呢?这得益于一种既耐高温又有良好隔热性能的耐烧蚀隔热涂料。在耐高温的有机合成树脂中添加了一些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云母粉、碳硼纤维等)和升华物质(如氧化硒、硫化汞等),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涂层中的升华物质会因为受热而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留下的碳化层就像一道隔热的屏障,把外界大部分热量与火箭外壳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加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选填字母);
A.比热容大             B.密度小            C.热值高            D.质量大     
(2)火箭从地面竖直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___________,机械能 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火箭外壳涂层中的氧化硒、硫化汞等物质会因为受热而_________,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把外界大部分热量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
2022-08-0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2022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这天也是新一年的立春节气。整场开幕盛典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___来划分的;
(2)下列节气的命名,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清明               B.白露               C.大雪             D.谷雨
(3)圭表的影子是___________现象;(选填“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
(4)“霜降”时节前后,常有霜形成。霜是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的主要做法的将碘化银、干冰播撒到云中的适当部位使其降雨,它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物理时程:干冰“喷”入高空会很快升华,在此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A成小水滴或B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微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会一直悬浮在空气中,直到微尘等杂质粒子出现(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受热后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杂质粒子相当于一个“核”,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遇到它会依附在上面,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融化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A、B两处填上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不计空气阻力且雨滴的质量保持不变),它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___________
2022-07-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请阅读《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并回答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属于______ 现象,“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属于______ 现象;
(2)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批准中国申报的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太阳直射在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暗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___来划分的。
(2)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_________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3)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2020-02-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理工大附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的主要做法的将碘化银、干冰播撒到云中的适当部位使其降雨,它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干冰“喷”入高空会很快______,在此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微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会一直悬浮在空气中,直到微尘等杂质粒子出现(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受热后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杂质粒子相当于一个“核”,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遇到它会依附在上面,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______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填上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2018-03-0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2018届初三中考物理复习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练习
7 . 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题.

二十四节气

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________来划分的.
(2)圭表的影子是________现象.(选填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3)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