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文章内涉及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023-09-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行之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美太空会师记


2022年11月29日,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如图甲所示。
2022年11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如图乙所示。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发出耀眼的光芒,最终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丙所示。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最高在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防热材料,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再通过隔热、舱内空调等方式保证舱内温度在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同时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减小返回舱的质量。

(1)巨大的轰鸣声描述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
(2)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过程中,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火箭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外表的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
(4)请你写出一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应具备的优点:________
2023-11-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美太空会师记


2022年11月29日,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如图甲所示。
2022年11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如图乙所示。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图丙所示。“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最高在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涂上防热材料,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再通过隔热、舱内空调等方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同时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减小返回舱的质量。

(1)巨大的轰鸣声描述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
(2)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过程中,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外表的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
(4)请你写出一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应具备的优点:___________
4 . 阅读探究.
材料1: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冬天的一个寒夜,沙皇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当有人打开窗户时,大厅里竟然飞起雪花.窗外,只有刺骨的寒风,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材料2: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1月5日,阴天,气温约为-15 ℃,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 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
(1)材料1中,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______而形成的;材料2中沙漠上的积雪是因_______而消失的.
(2)形成雪花应具备三个条件:水汽、降温、凝结核.请你在材料1中找出与这三个条件的形成对应的典型词语或短语.
水汽:_______;降温:_______;凝结核:___________
(3)通过材料2,你认为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         )
A.温度低          B.沙地干爽        C.空气干燥
2017-09-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微精练:单元微专题(七) 判断物态变化
5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雨、露、霜、雪、雾的形成

自然界中的“雨、露、霜、雪、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发生物态变化产生的.
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时,它们遇冷温度下降,可液化成小水珠,降下即为“雨”;也可能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如果遇到地面附近的气温较高,就熔化成“雨”,如遇到地面附近较低的气温就形成“雪”.
在低空,一般情况下水蒸气不会液化或凝华,如果在晚上,它们遇冷降温可能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停留在空气中形成了“雾”;若是附着在草、树枝等地面物体上,则形成了“露”;在冬天寒冷的天气,水蒸气也可能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了“霜”.
自然界中,水有多种状态,雨、露、雾、云等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霜、雪、冰、雹、窗花等是固态.
请回答:
(1)雨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露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雪的形成是______现象,雾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现象.
(2)为什么夏天不下雪而冬天下雪__________
2017-09-05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秋沪教版(遵义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6 . 2024年1月3日,早晨起来,我们看到了很少见的雾淞现象,如下图所示,雾淞又称“树挂”,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形成雾淞的条件苛刻,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此时气温很低,远远低于0℃,温暖的水蒸气发出水蒸气,随着微风飘到树枝上,形成如图所示的美丽的雾淞奇观。

(1)下列天气现象,形成原理和雾淞相同的是______
A.露       B.雾       C.霜
(2)在雾淞的形成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______
A.由液态变为固态       
B.由气态变为液态
C.由气态变为固态
2024-01-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