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低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9年1月9日盐城部分地区迎来了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预案.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吸热/放热).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水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高/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5)1月9日我市部分地区下的是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17-18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引文涉及的相应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__
(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
4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水循环与水资源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地表、海洋的水吸收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品,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品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m3·a-1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2)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3)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
(4)我国是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在低于﹣10℃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0℃,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当靠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在0℃以上时,会使一部分雪熔化成水,这叫做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1年2月24日某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降雪。为了应对下雪可能对交通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做好了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的准备。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 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形成“雨夹雪”的原因是 _____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极地考察立新丰碑


2023年9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迎来历史性时刻,“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载着中国第十三次北极科考队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北极区域温度最低可以达到零下70摄氏度左右,最高可以达到38摄氏度左右。北极地区常年寒冷,普遍存在积雪和冰冻现象,随着全球变暖,冰雪熔化,仅北极格陵兰岛上的格陵兰冰川近30年就熔化了近4万亿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以2—3节(1节=1.852km/h)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本次北极科考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在洋中脊调查方面,本次极地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1)北极地区常年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寒冷,普遍存在积雪和冰冻现象。雪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成雪,同时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如图,破冰船以2节的速度破冰行驶,其速度为__________km/h,考察队员时常看到北极熊从冰面走过的盛景。队员们能看到北极熊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假如科考员需要测量当地温度,可以选择下表中__________制成的温度计。选择该温度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水银

酒精

熔点/℃

0

-39

-117

沸点/℃

100

357

78

(4)考察队为了开展海底定点观测,需要测量海底的深度。在某次实验中,考察队员使用声呐在海面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经过4s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则该处海底深度__________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5)假如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全球海洋面积几乎不变化,北极格陵兰冰川近30年融化的冰川使海平面上升约为__________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全球海洋面积约为
2024-01-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太空站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顺利入轨。神舟十七号飞船入轨后,于17时4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太阳翼作为空间站的“翅膀”,是一座太空“发电站”,为空间站提供充足的能量。

中国已经能够为宇航员提供120多种中式美食,为保证食品能经受住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食物需要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在约零下30~50℃的低温真空状态下使预先冻结食品中的水分不经过冰的熔化,直接变为水蒸气被除去,从而避免营养、香气和维生素的流失。



(1)神舟十七号飞船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靠近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七号飞船是______的;
(2)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携带装备出舱后,不借助于无线电,两人______(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流,原因是______。空间站太阳翼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以供给太空站使用;
(3)生活中我们常吃食品干燥处理:通过加热、烘干等方式直接去除食品中的水分,该过程中的主要物态变化是______,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预先冷冻食品中的水分除去主要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4)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航天员在太空站实验舱中进行以下基本测量,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______(填写序号,多选)。
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②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③用秒表测量时间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