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自然界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中是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冰雪消融B.   夏天,清晨白雾
C.   秋天,叶上露珠D.   冬天,美丽“雾凇”
2 . 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过程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约114℃,沸点约184℃。)(  )
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C.升华和凝华D.吸热和放热
2023-06-26更新 | 92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D.   雾凇结成
4 .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023-06-14更新 | 1756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2023-05-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是“泼水成冰”的游戏。该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冷水在极寒环境下不能蒸发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放热
2023-05-30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雾都重庆名不虚传。如图,宛如置身仙境之中。雾的形成属于为(  )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8 . 我国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许多诗词名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下面对关于成都的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入云,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闻到花香,是因为花在做热运动
C.“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碎似泥。”骑马观景,人相对于地是运动的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雪的形成,必须要吸收大量的热
2023-05-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楚才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9 .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化雪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温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温度低
D.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 .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流成溪B.盛夏,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D.寒冬,树木枝头出现雾凇
2023-05-08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