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如图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后,数以万计的南方“小士豆”们共赴冰雪盛宴。园内城堡、滑梯等都是由冰块雕琢而成,地上还积了厚厚的雪,冰与雪形成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以上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

   

2024-01-21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B.凝华C.熔化D.液化
3 . 还记得今年的那场大雪吗,小明拍了很多照片,下图中不属于凝华的是(  )
A.   屋外草叶上的霜
B.       路旁大树上的雪
C.   汽车玻璃上的冰花
D.   屋檐下的冰挂
2024-01-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4 . 下列四个情景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
C.玻璃上出现冰花D.雾绕群峰
2024-01-2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南方的“小砂糖橘”在北方吃冰棍时,冰棍直接粘在舌头上了,爸爸用温水慢慢冲洗,把冰棍从舌头上取下来,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B.先凝固后熔化
C.先凝华后液化D.先凝华后熔化
2024-0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的(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B.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C.小水珠的生成是汽化现象D.薄霜的生成需要吸热
7 . 2023年冬季北方迎来多轮降雪,关于雪的知识,请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晶体。在低于的云层里先形成晶核,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开始凝华,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蒸气;三是云层下面的气温低于,靠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谚语有“霜前冷,雪后寒”之说,雪后要注意保暖。大雪过后人们在空旷的户外感到特别寂静。为了应对下雪时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向路面撒盐除冰雪,方便铲雪车铲雪。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
(2)下列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蒸气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雪后寒”是因为_______,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撒盐使雪的熔点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下雪过后人们感受到万籁俱寂,这是因为大雪蓬松多孔,有吸声作用,这属于在_______控制噪声;
(5)为了测量雪的密度,有实验者选了一块平整地面,用力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然后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和被踩后形成脚印的厚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推导出计算雪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用已知字母表达出来。)

8 . 下列桂林美景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漓江的“雾”——汽化B.猫儿山的“雾凇”——升华
C.天湖“冰”瀑——凝固D.资源“雪”景——凝华
9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谚语“大寒冻河”中提到的河水结冰属于(  )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
2024-01-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10 .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B.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蒸发是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D.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024-01-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