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国家速滑馆内一场速滑赛结束,运动员穿戴的冰刀鞋使赛道冰面产生了凹凸不平的划痕,为迎接下一场比赛,工作人员通过浇水并喷洒干冰对冰面破损处进行修复。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浇水并喷洒干冰能快速修复冰面的原因。
2 . 201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文艺演出在凯里民族体育场举行的场景,600名演员以一台气势磅礴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表演,拉开了州庆的序幕。舞台上演员们动听的歌声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主要通过______传给的观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观众通过光的____________看到姑娘们的银饰盛装。舞台上时时冒出“白气”,是因为喷洒的干冰迅速______而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珠(最后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24-0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物理试题
3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4 .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023-12-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从江县宰便镇宰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理知识。《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句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23-12-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金沙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均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B.乙图中草叶上的“露珠”——液化、放热
C.丙图中冰棒冒“白气”——汽化、吸热
D.丁图中糖汁变“糖画”——凝华、放热
7 . 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飞机在高空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请你用学过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人工降雨的过程。
8 . 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9 .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形成时放出热量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升华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形成时吸收热量
2023-04-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如图甲,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再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乙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