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3 道试题
22-23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
1 . 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液态水放热升华B.液态水放热凝固
C.液态氮吸热凝固D.液态氮放热凝华
2022-01-15更新 | 4533次组卷 | 15卷引用:【帮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学与练(苏科版)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09课 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
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
2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2022-08-18更新 | 3485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4讲物态变化
3 .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2022-06-27更新 | 3351次组卷 | 22卷引用:【专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第03讲 物态变化(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
4 .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B.乙图中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C.丙图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华放热
D.丁图中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固化放热
2023-08-04更新 | 118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6 . “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谷雨”“寒露”“霜降”“小雪”等节气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7 .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2023-06-13更新 | 120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
8 .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022-08-24更新 | 2367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9 .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2020-07-21更新 | 473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04 物态变化
10 . 下列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夏天,山顶上形成薄雾
C.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D.严冬,树枝上出现雾凇
2022-06-21更新 | 1976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大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综合复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