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蒸气遇冷______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就是一种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1-12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2017-12-19更新 | 1536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3 .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_________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_________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4 .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2017-09-14更新 | 188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物理试题
5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017-09-14更新 | 3654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九年级5月模拟物理试题
6 . 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压下会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1.4×1010J/m3,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放出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60%被水吸收,可以将_____kg的水从0℃加热到100℃.(c=4.2×103J/(kg•℃))
7 .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房间里会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可见,霜是由露变成的
2017-09-08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州市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8 . 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9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水,过一会儿,瓶子表面变湿,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10 . 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017-08-26更新 | 749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