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对于地球的水循环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汽化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滴——液化
C.小水滴与寒冷气流接触,变成小冰珠——凝固
D.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凝固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散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散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散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遭遇冷而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文章内涉及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4)面对缺水,试说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办法:______
2022-12-0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4 . 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为什么?
2022-12-02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教材例题变式题(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4升华和凝华
5 . 有一年2月,孝昌小悟笔架山,出现美丽的雾凇奇观,犹如童话世界,这一现象属于(  )
A.汽化B.升华C.凝固D.凝华
6 .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月亮相对于寒山寺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月亮和渔火中______是光源;诗人根据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
(2)某乘客坐在笔直行驶、快速向前的客车上保持不动,若以客车为参照物该乘客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他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在向自己“倒退”而来,由此现象可判断出______的速度较慢(选填“卡车”或“客车”)。
2022-11-17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祈福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联考测试题
7 .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多姿多彩。下列关于各种形态“水”通过液化而形成的是(  )
A.秋天,风一吹使地面上的水变干B.早春,河流上的冰化成水
C.夏天,装冷饮的玻璃杯外壁“出汗”D.冬天,窗户玻璃上结了“冰花”
8 . 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完成了下列实验。

(1)如图甲,把干冰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在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白雾”,这种“白雾”其本质是______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或“小水珠”);
(2)把干冰放入瓶子中,在瓶口套气球(如图乙),气球体积会逐渐变大,是因为干冰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一段时间后,瓶子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靠近瓶子外壁的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如图丙,将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玻璃管放入开水中,仔细观察,碘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上题___________(选填“(2)”或“(3)”)中相同。
2022-11-03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等5地南京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9 . 小王同学在自学“升华”这一概念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实验者将碘升华管,直接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他截取了一张图片,如图甲。细心的他在视频里不仅看到了气态的碘,还看到了液态的碘。他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咨询老师,老师给了他如下信息: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是113.5℃。   经分析,他知道了形成“液态碘”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为了更好地完成升华实验,小王作了如下改进,将碘升华管放在热水中加热,如图乙。请结合上文,分析该实验中乙图的优点。______
22-23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为加强疫情防控,进入校门后,师生要在自动感应免洗手装置前洗手(如图所示)。洗手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倒在手中的洗手液一下子“消失不见”了,这是(  )
A.熔化现象B.汽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2022-10-16更新 | 67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