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古诗词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2022-08-03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4 升华和凝华
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1)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其_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22-08-0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4 升华和凝华
3 . 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
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
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22-08-02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2022-07-17更新 | 1578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卷)物理
5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022-06-29更新 | 158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寒露”和“霜降”是其中的两个节气,如图甲所示,是“寒露”节气树叶上的露,通过露珠能看到叶脉的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图乙所示是“霜降”节气的霜,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
2022-06-17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8 . 戴口罩、测体温、亮码通行是市民出入公共场所的“标配”。然而戴口罩对戴眼镜的同学却产生了困扰,那就是戴上口罩后,眼镜上产生水雾,使眼镜模糊。水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2022-06-08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2021-2022学年 九年级4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说明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___________热的;
(2)利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碘锤中都出现了紫色碘蒸气。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根据这个信息,同学们将甲、乙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乙方案合理。请分析说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___________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
2022-05-15更新 | 69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超声驱狗器,使用时,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噪声而躲开,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超声驱狗器发声的频率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等于500Hz。如图乙所示,一只斗牛犬蹲在雾凇的底下,树枝上出现雾凇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凝华而形成的。
2022-05-15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