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2024年春运期间,一轮接一轮的寒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下起了冻雨,致使交通受到了巨大影响。冻雨的形成是因为大气出现了逆温层,致使水汽在下落过程中形成了过冷水(温度低于凝固点但因缺少凝结核而未凝固的液态水),过冷水落在冰冷的物体表面会立刻结冰,路面结冰就会导致摩擦力大大减小,出现人走路滑倒、汽车轮胎打滑的现象,从而造成交通影响。
2024年春天来临,地处沿海地区的揭阳又迎来了令人苦恼的“回南天”。这是因为进入2、3月份后,逐渐有从海面吹来的暖湿气流,但由于有一轮接一轮的冷空气补充,南方的天气就进入了几天冷几天暖的“淬火模式”,冷空气的作用是使得墙壁、地面温度较低,暖湿气流到来时,遇到墙壁地板就会凝结成一片片的水雾。

(1)过冷水落在地面结冰后,路面摩擦力减小是因为______,这时候行驶在路面上的汽车惯性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回南天墙壁上水雾的形成是一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明家为了防止家里返潮选择了紧闭门窗,将水汽挡在室外,并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但他仍观察到了玻璃窗上有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3)与此同时,寒冷的北方人们纷纷玩起了“泼水成冰”,将一定温度的水,泼向极寒的空中,视觉效果震撼,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泼水成冰的条件,小明在寒冷的室外(零下36℃)做了三次实验:
实验一:把一杯10℃的水泼向天空,水在半空没有结冰,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
实验二:把40℃的水泼向空中,此时出现一些水汽,但是没那种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
实验三:使用95℃的热水泼向空中,奇迹出现了,热水划成弧线,形成完美的“泼水成冰”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泼出去的水最终形成的“冰”是一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024-05-06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oC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发生一个物态变化变成固态,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oC,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oC.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oC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是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熔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作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在东北地区的冬天,受强冷空气影响,经常迎来大范围的降雪。为了应对大雪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第一时间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有一项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___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汽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填“高”或“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___

A.      B.      C.      D.     

(5)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冬季很容易下“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三家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人机

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提像机和轻型光学相机既能可见光成像、又能红外光成像,携带的激光扫描仪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三维扫描等特点……被称为“百变小能手”。
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帧·秒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参数名称

最大飞行半径

拍摄速度/帧·秒

最大飞行速度

数据

6

11000

72

(1)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______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2)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下列关于摄像机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摄像机的摄像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B.被拍摄的对象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外
C.摄像头成在传感器(相当于胶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无人机远离被拍摄物体时,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镜头应该向前伸
(3)据报道,我国在早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4)人们是利用遥控器操控无人机的,遥控器的有效操控距离至少要为___________km,该无人机以最大速度向上升高200m需要___________s;
(5)如图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某时段测得一辆轿车通行60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22000帧,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___km/h。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所不能的智能化无人机

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智能化、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无人机携带的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和轻型光学相机既能实现可见光成像,利用不同温度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无人机又能实现红外线成像;携带的激光扫描仪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三维扫描等特点,被称为“百变小能手”。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帧·秒-1“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参数名称最大飞行半径R/km拍摄速度n/(帧秒-1)最大飞行速度v/(km·h^-1)
数据51100072

(1)无人机携带的设备能够实现红外线成像,是因为不同物体的__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进而成像的原理。
(2)无人机携带了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下列关于摄像机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摄像机的摄像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被拍摄的景物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无人机远离被拍摄物体时,要成像仍然清晰,其镜头应该向前伸
D.摄像头成在传感器(相当于胶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4)人们是利用遥控器来操控无人机的,遥控器的有效操控距离至少要为_____m,该无人机以最大速度飞行300m需要______s。
(5)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如图所示,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某时段测得一辆轿车通行80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板数为22000帧,据此判断该轿车______(超速/不超速)。
2024-01-3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撒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撒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升华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面对缺水,试说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办法:_______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小明在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后,不仅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就倍感骄傲,而且发现影片中处处体现着物理知识。“振华30”,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它的排水量达25万吨,在港澳大桥合拢时,把一个6000吨的接头,精准嵌入水下的安装基槽,即使海底涌动的洋流对接头产生巨大的拉力作用,“振华30”也能在作业中保持绝对平稳;1万公里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川藏公路北线,白雪皑皑的夜儿山隧道全线贯通;兰大高速,春天云雾缭绕:京新高速,穿越沙漠;中国第一列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速度高达350km/h,京沪全程只需要4小时;京广高铁,只需要7小时,让人体验穿越四季的感觉;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作为全球超级大港,130辆自动导引运轮车会根据地下埋成的六万多根磁钉感知自己的位置,只需要9个工作人员就实现了智能码头的生产控制;“中国天眼FAST”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受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其设备中有4千多块反射面板,每一块都可以转动,使人类观测太空不再存在死角……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小明决心学好物理,打好基础,为祖国未来的进一步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1)在港澳大桥合拢时,以安装基槽为参照物,接头是______(静止或运动);
(2)白雪皑皑的雀儿山的“白雪”是水蒸气______(选填“凝固”或“凝华”)形成的;
(3)从文中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出确回答,要求与上述两问不重复。提问:______;回答:______
2023-1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月6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首飞成功,它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能力、大气数据采集能力、增雨催化剂播撒能力。甘霖﹣Ⅰ人工影响天气项目是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也是世界首创,是人工增雨(雪)工作的里程碑,标志着无人机在人工增雨(雪)工作中的技术和手段实现了突破,如图甲,无人机实施人工增雨雪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喷”入“冷云”,干冰会很快直接①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促使“冷云”里的水蒸气②成较大的雪花降落下来,如果地面气温较高,雪降落过程中边熔化边碰撞合并为水滴,最终成为降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无人机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___从而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2)请在文中①②两空填上物态变化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3)飞机利用测距传感器来判断离地高度,若某测距传感器的阻值R1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丙是检测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要使高度表(实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能随飞行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度表应选用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且安装在______(选填“1”、“2”或“3”)位置,因为高度的增加导致R1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023-05-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

原来,地表水变成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团便是“云”,云中的微小冰粒直径只有0.01毫米左右,能长时间地悬浮在空中,当它们遇到某些杂质粒子(称为冰核)便可形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小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使小冰晶长成雪花,许多雪花粘在一起成为雪片,当雪片大到足够重时就从高空飘落下来,这就是降雪,若雪片在下落过程中碰撞水滴,水滴凝结在雪片上,便形成不透明的冰球(称为雹)。如果雪片下落到温度高于0℃的暖区就熔化为水滴,便下起雨来。
有云未必就下雨,是因为冰晶的数目太少了,运用云和降水的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称为人工增加降水,其原理是通过散播催化剂,影响云的物理过程,使在一定条件下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产生降水;也可使本来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增加降水量,散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人工降雨已有一段历史,技术较为成熟,不必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心存疑虑,碘化银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比干冰更好,碘化银可以在地上散播,利用气流上升的作用,飘浮到空中的云层里,因此利用碘化银比干冰降雨更简便易行。
(1)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遭遇冷而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上面的文章内涉及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雷声知道将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4)面对缺水,试说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办法:______
2022-12-06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请阅读《世园会的“花伞”》并回答问题。
北京世园会于2019年4月29日开幕,94把优美“花伞”簇拥在一起如图,形成一片白色的花海。夜间搭配灯光照明,更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象。这就是2019北京世园会的核心建筑之一——国际馆。“放眼一看,94把‘花伞’长得都一样,但其实,每把‘花伞’从高低、标高到弧度都不相同。”
以高度来说,最高的一把“花伞”是23.65米,最低的一把是17.56米,质量最大的33.7吨,最小的25吨。不仅如此,就连“花伞”上的每一个“花瓣”也都有不同的标高,整个工程不同点段的细部标高加在一起共有5000多个。建设者在完成制作操作平台、花伞柱定位、主梁拼装、次构件拼装、焊接、花伞吊装、花伞坐标定位、焊接等8个工序后,才能立起一把“花伞”。后期还要给“花伞”的顶部、底部及侧面都安装上不同材质的幕墙铝板,再加上LED灯光辅助,最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花海”效果。
除了造型的美感之外,94把“花伞”还被赋予更多绿色、科技、智慧的功能。“花伞”柱内设置雨水管线,与地下集水池和地面上5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井连通。无论是冬天融雪还是夏天降水,都能顺着“花伞”柱内设置的雨水管导流贮存,用于园林浇灌和建筑日常运行。“花伞”顶部还铺设了光伏膜,可以在白天通过太阳能蓄电,为建筑的夜间运行提供辅助供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地面上5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井,储满后可以收集水的质量为_____
(2)若用塔吊匀速吊起质量最小的花伞,根据_____可知,塔吊对花伞施加的拉力是_____N(机械自重忽略不计);
(3)当塔吊吊起花伞减速上升时,塔吊对花伞施加的拉力_____花伞的重力(选填“>”、“<”或“=”);
(4)延庆地区冬季寒冷多降雪,雪是由于_____(物态变化)形成的;针对这种气候特点,请你为智能“花伞”的顶部增加一项功能_____
2022-11-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12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2-23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
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某年某日,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材料二:干冰是温度在零下78.5以下的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极易升华,由于干冰温度很低,商家多用它维持小包装食品的低温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每次接触干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并且使用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触碰干冰!汽车、轮船等上面不能使用干冰,因为升华的二氧化碳将替代空气从而可能引起呼吸急促甚至窒息!
材料三:火箭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箭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箭体表面涂上一层特殊晶体物质(又叫“烧蚀层”),保护火箭,使温度不会升得太高。
(1)材料一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积雪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了,积雪发生的状态变化是______
(2)结合材料二回答:干冰升华时,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皮肤直接接触干冰,就会被______(选填“烫伤”或“冻伤”);
(3)根据材料三,请你推断这层晶体物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哪些物态变化______。这些物态变化的吸放热特点是什么______?
2022-08-30更新 | 415次组卷 | 2卷引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课时3.4 升华和凝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