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的色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______,就像雨后的彩虹。其实我们______(选填“背对着”或“正对着”)太阳喷水,也能观察到“人造虹”现象,其中红光的偏折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紫光的偏折;乙图中温度计玻璃泡放在红光外侧,示数会明显升高,说明红外线的______比较显著。
2023-11-08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2 .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的光斜射入杯内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兴趣小组对实验中光偏折程度产生了兴趣,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偏折程度,小组成员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大小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2:“偏折比”大小可能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则此时的“偏折比”为__________(写成小数),向杯中缓慢加水过程中,杯底光斑将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为了验证猜想1,小组在乙杯中加油,如图乙,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此时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中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光的“偏折比”;
(3)对于猜想2,小组用图甲装置先后入射红、紫色光束进行探究;杯底形成的光斑分别在图丁的AB两点,请你结合光的色散实验,推测红光的光斑应位于__________(选填“A”或“B”)点;
(4)让一束光斜穿过如图戊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其上表面折射入玻璃砖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其下表面折射出玻璃砖时的“偏折比”为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为部分电磁波的频率分布示意图。

   

(1)由图可知,紫外线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电磁波;
(2)下列实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遥控器控制电视
B.体检时拍X光片
C.医院杀菌消毒灯
D.“测温枪”测量体温
(3)少量的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小明想检验某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及一定防护下进行实验:
步骤一:如图乙所示,固定好紫外线灯和涂有荧光物质的硬纸板,将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放置在______(选填“I”“II”或“III”)区域,且调整玻璃板与硬纸板平行;
步骤二: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发光;
步骤三:关闭紫外线灯,荧光物质不发光;
步骤四:按产品的说明书要求在玻璃板上均匀涂满防晒霜,再次打开紫外线灯,荧光物质有微弱发光;
由此可推断,该防晒霜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阻挡全部紫外线。
4 . 小华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为了成像在光屏中央,需要将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______
(3)如图甲所示,将蜡烛移到A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4)小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时,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此时应将光屏适当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使像变清晰;
(5)小华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白屏上自上而下呈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于是他想探究不同单色光经同一凸透镜时所成像特点的差异,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图甲中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动;
②将发红光的F光源置于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记下此时的像距为
③再用发紫光的F光源替换发红光的F光源重复步骤②,并记下此时的像距为
______(选填“>”“=”或“<”),理由是:______
2023-07-24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1)如图1所示是常见的液体蚊香电热器。电热器工作时,加热片的温度升高,其内能改变的方式是 __________,驱蚊液吸热发生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此蚊香电热器使用两孔插口,主要是由于它的 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发热功率低②外壳的材料是塑料)。
(2)远程信息传递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天宫课堂”直播是通过发送、接收 __________实现“天地对话”的;防疫期间使用的测温枪能识别人体发出的 __________,无需接触即可快速测温;导盲手杖通过发射 __________探测周围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进行导航。
(3)如图2所示,沿斜面向上匀速拉一个重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0m,高0.3m,拉力做功为2J,则使用该斜面所做的额外功为 __________J,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匀速拉动过程中拉力大小 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3-07-1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与介质发生作用,部分光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物理学家瑞利发现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微粒,当微粒的直径远小于入射波的波长时,散射光线的强度与入射光线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愈短,散射愈强。将微粒的直径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的光线在光线前进方向和反方向上的程度是相同的,而在与入射光线垂直的方向上程度最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波长由长渐短。当太阳光在大气中传播时,蓝紫光比红光散射更明显,人的视觉系统对蓝光比紫光更敏感。当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蓝色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天空即呈现蔚蓝色;当日落时太阳几乎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直射光中的蓝光大量被散射了,剩下的主要是红橙色光,所以日落时太阳附近呈现红色,而云也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呈现红色,但天空仍然是蓝色的。天空的颜色也随高度由蔚蓝色变为青色(约8公里)、暗青色(约11公里)、暗紫色(约13公里)、黑紫色(约21公里)。再往上,空气非常稀薄,大气分子的散射效应极其微弱,天空便为黑暗所湮没。
(1)下列现象是由于发生瑞利散射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_
A.小孔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蓝色天空
D.海市蜃楼
(2)一束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微粒发生瑞利散射,请用一些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从微粒(图中的“○”)发出的散射光的分布情况;___________(用线段长短表示散射光的强弱,箭头指向表示散射光的方向)

   

(3)若可见光中各种色光的强度相等,在空气中波长为450nm紫光散射强度与波长为750nm红光散射强度之比约为___________
(4)站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___________(选填“蓝色”“黑色”“白色”或“红色”)的。
2023-06-17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海州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为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小明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了下列实验。
         
(1)为了证明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所示,小明已完成了实验步骤①②;
①在水平白纸板上画一条直线PQ,做ON垂直PQO点,画一条斜线AO
②沿PQ放置平面镜,让一束光沿AO射向平面镜,在反射光线经过处标上一点B
接下来应该让入射光线沿________方向射入,若反射光线沿_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据此可判断: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红光的折射角________紫光的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2fu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fu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fu<2f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uf

5

虚像

放大

正立

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成虚像的条件是________。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这一特点可知,当物距u=15cm时,像距v________cm。
2023-06-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随着停课不停学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图所示的这个小图标,迅速蹿红师生两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你用眼睛看这个图片时会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长时间看电脑休息一下跳望远处景物时,晶状体会变薄
C.我们看到电脑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我们听到老师上网课的声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2023-05-30更新 | 4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七中中考五模物理试题
9 . 我国航天领域世界领先,2022年捷报频传:
   
(1)11月1日凌晨4点27分,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太空握手”,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此时相对于地球,梦天实验舱是______的;
(2)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乙火箭发射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______为火箭的机械能;加速升空过程中,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机械能______
(3)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发射恰遇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而火箭发动机喷管尾部温度要求不能低于零摄氏度。工作人员制作了帆布围挡,并增加了2台移动的防爆热风机,持续给发动机喷管送热风,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发动机喷管的内能,使其在极寒天气下保持15摄氏度左右的适宜温度;
(4)12月4日19时20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在发动机推力作用下返回舱的______发生改变,成功离开推进舱。返回舱在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就会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效应,会产生极端的高温。飞船高速飞行时,前方的空气来不及散开,它们会被飞船剧烈压缩,内能大幅增加,从而产生2000多度的高温,这个原理与打气筒压缩空气一样,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神舟系列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烧蚀防热技术,用先进的防热材料给返回舱穿上一层25mm厚的“防热衣”,防热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汽化和升华,______热量,使飞船表面温度大幅下降;
(5)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呈现黄色,说明工作服可以______黄色光。
2023-05-29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时,会使荧光物质发出有色荧光。我们通过监测这种荧光可判断出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等信息,该方法通常被称为光谱分析法。
      
核酸检测是阻击新冠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如题图甲所示是采集核酸样品时的情景。由于采样样品的初始病毒含量极低,检测仪检测不出,需要对样品进行培养扩增。
医技人员对核酸样品进行多次培养过程中,对病毒进行荧光标记。如题图乙所示,当紫外线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电子加速偏移向高能轨道,原子发出荧光,发出的荧光强度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检测人员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判断病毒含量。
若病毒初始值为N,扩增次数为n,病毒扩增后的含量R与扩增次数n的关系是:RN×2n,医学上将n称为CT值。检测时以病毒含量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时的CT值作为判断是否阳性的依据。我国规定,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CT值小于37为阳性,达到或高于37为阴性,如题图丙所示为病毒含量R与CT值的关系图线。为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要连续多天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采样检测。
(1)样品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则________越高;有色荧光________(是/不是)可见光;
(2)原子被紫外线照射后,使电子偏移向高能轨道,此过程中________
A.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B.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C.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D.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3)利用光谱分析来进行核酸检测,此过程中_________
A.获得信息并传递信息             
B.获得能量并传递能量
C.获得信息并传递能量             
D.获得能量并传递信息
(4)下列是几个样本的荧光强度与CT值的关系图,其中属于阳性的是________
   
(5)为了降低新冠病毒检测标准,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①控制阈值一定,降低CT值                    ②控制CT值一定,降低阈值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都行       D.①②不都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