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


光无处不在,太阳能的利用、激光的焊接和切割、光纤通信、X光等都是现代科技中光的应用。光学研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对光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400年,墨子用很美的词句描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墨经》中记载“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指出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是最早的小孔成像技术的记载。
在西汉时期有“金燧取火于日”的记载,金燧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鉴:古代铜镜),这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另外,《淮南万毕术》中有利用冰透镜来取火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的祖先将冰削成球状,对着太阳,在“影”的位置放艾草,可以点燃生火。
《淮南万毕术》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大镜”和“水盆”相当于两个平面镜,光在它们表面发生两次反射,墙内的人便可以看到墙外的景象。
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他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用背日喷水的办法,可以观察到和天然虹相似的人造虹,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完成了日光通过雨滴的色散实验,认识到了虹的形成条件及虹与太阳光的方位关系。
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知识的追寻与探索,随着人们对光的深入研究,光应用的前景将更加灿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举出一个光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实例。_________
(2)文中“金燧”是指_________
A.凹面镜             B.凸透镜
(3)文中“以艾承其影”中,“影”所在的点是冰透镜的________
(4)文中“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中的装置,是简易的_______ 的雏形。
2021-07-22更新 | 83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基础练)
2 . 如图所示,是村民正在用太阳灶烧水的情景,这个太阳照是利用凹面镜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加水的内能,将水烧开,所利用的太阳能是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___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
2021-07-04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3节 太阳能(基础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