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_____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______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
2021-08-20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三节
2 . 如图所示,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结构类似,但无需烧油,整车靠电池驱动,效率更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测距离
B.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C.汽车后视镜扩大了司机的视野空间,它使用的是凸面镜
D.关上车窗后,车内会变得安静很多,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
3 . 请阅读《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流光溢彩”


光无处不在,太阳能的利用、激光的焊接和切割、光纤通信、X光等都是现代科技中光的应用。光学研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对光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400年,墨子用很美的词句描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墨经》中记载“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指出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是最早的小孔成像技术的记载。
在西汉时期有“金燧取火于日”的记载,金燧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鉴:古代铜镜),这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另外,《淮南万毕术》中有利用冰透镜来取火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的祖先将冰削成球状,对着太阳,在“影”的位置放艾草,可以点燃生火。
《淮南万毕术》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大镜”和“水盆”相当于两个平面镜,光在它们表面发生两次反射,墙内的人便可以看到墙外的景象。
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他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用背日喷水的办法,可以观察到和天然虹相似的人造虹,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完成了日光通过雨滴的色散实验,认识到了虹的形成条件及虹与太阳光的方位关系。
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知识的追寻与探索,随着人们对光的深入研究,光应用的前景将更加灿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举出一个光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实例。_________
(2)文中“金燧”是指_________
A.凹面镜             B.凸透镜
(3)文中“以艾承其影”中,“影”所在的点是冰透镜的________
(4)文中“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中的装置,是简易的_______ 的雏形。
2021-07-22更新 | 84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4 . 人们在探索太阳光过程中,发现有些光是人眼无法直接觉察的,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其中______能使被照物体发热明显,具有强的热效应;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_的缘故;小区汽车的出入口处经常立有一块______镜,可以让司机看到周围的情况。
5 .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便利之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行驶过程总会产生大量噪声,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降低噪声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B.内饰采用柔软的材料             C.喇叭安装隐蔽
(2)如左图,汽车的前灯的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3)寒冷的冬天,常会看到车前挡风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侧会起雾,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4)当汽车由匀速直线运动到紧急刹车的过程中,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5)如右图,在车内挡风玻璃前放透明矿泉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1-07-10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村民正在用太阳灶烧水的情景,这个太阳照是利用凹面镜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加水的内能,将水烧开,所利用的太阳能是来源于太阳内部原子核的___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
2021-07-04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熔盐式光热电站


2018年12月28日,我国首批国家光热示范项目——熔盐式光热电站在甘肃敦煌建成。该项目加热塔高260米,反射镜11000多面,设计年发电量3.9×108度,熔盐用量3万吨,占地面积800公顷。该项目发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若干平面镜按照7×5结构排列成面积为115平方米,略有弧度的反射镜组,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吸热塔),加热收集装置内的传热介质(熔盐流体)熔盐可从260摄氏度加热至600摄氏度以上。熔盐加热后,沿着塔内的管道向下流动,进入储热罐。发电时、水箱中的冷水和高温熔盐流入蒸汽发生器,发生热交换后,形成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冷却后的盐经管道流冷储罐,然后再次流回吸热器,蒸汽在驱动发电机之后,会被冷凝回水,然后返回水箱。虽然光热发电技术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在成本,能源的消耗,应用范围、存储状况等方面都有相对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

(1)文中所提反射镜组相当于___________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2)文中冷水从水箱中流出,到流回水箱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___
A.液化-汽化                    B.液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汽化-凝固
(3)该熔盐式光热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相当于热电转化效率为40%的燃煤火力电站燃烧___________吨煤炭所产生的电能(该发电站所用煤炭的热值为3.0×107J/kg)。
2021-07-02更新 | 6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
8 . 如下图所示的几个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凸面镜扩大视野
C.铅笔“折断”了
D.景物在水面形成“倒影”
2021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9 . “中国天眼”开放运行第一年,成果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并于2021年4月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而受到全球热切关注。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021-05-17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备战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 题型08 STS(科学、技术、社会)
10 . 一个暑假的夜晚,小明一家开车去看电影,在滨河路遭遇堵车,小明闲着无聊,一会儿看看后视镜,一会儿又去看远处的灯光秀,在该段信息中蕴含了许多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小明看到绚丽多彩的灯光,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在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屏幕,是因为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这种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小明父亲开车在滨河路上每三分钟行驶的路程都是100米,他们的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1-03-21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九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