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的折射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透过玻璃看到的字到人眼的距离变远了
D.一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可能不变
2023-01-05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出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下列光现象中,与“静影沉璧”原理相同的是(  )
A.皮影戏
B.放大镜
C.白光分解
D.杯弓蛇影
2023-11-02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铜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现象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D.湖中倒影
2021-06-26更新 | 1251次组卷 | 6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立竿见影”现象的成因相同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5 .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时,发现光路是可逆的
B.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D.利用三棱镜对光的色散进行深入的探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6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关于此诗句所描述的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水底看上去要比实际位置更深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雄鹰展翅高飞时,在平静水面形成的像将变小
D.在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7 . 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2020-07-20更新 | 1649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甲,小明用一张画有两个同向黑色箭头的白纸,再将一只玻璃杯放置在白纸正前方,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看到黑色的箭头是因为它反射黑光
B.乙图中如果将水杯靠近白纸,看到的下面的箭头将会更短
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D.乙图中看到的上下两个箭头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9 . 小明在笔记中整理了有关光现象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晴天,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片做成的眼镜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021-06-27更新 | 131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我国古诗词文化有着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
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2022-12-10更新 | 718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