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的折射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C.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定发生偏折
D.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kg/m3
2024-01-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上)物理试题(五四学制)
2 . 像的成因有3个: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有虚,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属于实像的有:①④B.属于虚像的有①②③
C.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③④D.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②③⑤
2024-01-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外国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句中的“露”是由于水汽化形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024-01-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放热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一定体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叫做密度
D.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024-01-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对下列情景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2024-01-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B.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2024-01-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表示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kg
2024-01-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第二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校园里,会见到很多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太阳的早晨,同学们看到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虚像
B.在平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因为像发出的光进入他们的眼睛
C.晚上,站在暗处的同学通过平面镜看见亮处的同学,而亮处的同学通过平面镜看不见暗处的同学,说明光的反射中光路不可逆
D.下过雨的晚上,背着灯光走,暗处有积水

9 .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像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佩戴凹透镜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D.雨后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主要是光在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0 . 炎炎夏季,严禁中小学生下河游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会让游泳者误判水的深度
B.人体从炎热的高温环境突然进入冰凉的水中,因身体血管和肌肉收缩导致“痉挛”而发生危险
C.由于人体密度(1.02g/cm3)和水的密度 (1g/m3)接近,人体在水中会处于漂浮状态,任何人只要掌握仰泳技巧都可以下水游泳
D.当看到溺水者时,未成年人在没有救援工具(竹竿、木板、救生圈等)的前提下,严禁下水救援,而应该及时呼救寻求外援
2023-09-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