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色光的三原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春季感冒多发,各种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1)如图甲所示,液体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额温枪它是利用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
(3)如图丙所示,智能手表显示体温时,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024-04-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外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三月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试卷
2 . 音乐喷泉(图甲)是集声光电技术于一体的装置,一方面通过电脑采集音乐的声音频率特征,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控制水泵喷出水柱,形成喷泉;另一方面,让红、绿、蓝三种色灯照射到水柱上,通过电脑控制三种色灯亮暗让水柱变换颜色,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如图乙为控制喷泉工作的模拟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a。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丙所示),定值电阻R1=2,E为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子元件,当Ua<6V时,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当Ua≥6V时,E两端电压恒为6V。当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2A时,电磁继电器衔铁被吸下,水泵启动喷水。

(1)物理学上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__________
(2)图乙中水泵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____________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
(3)喷泉喷出水柱在空中形成水雾,这水雾在空中飞舞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扩散现象;
(4)如图甲为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后的示意图,某段时间喷泉一组色灯的红、绿、蓝色灯亮暗变化规律如图乙,图中第10~15s喷泉的颜色是__________

(5)t=3s时,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__A;
(6)已知水泵每秒可喷出水的体积为5×103m3,在图戌中画出0~12s水泵喷水的总质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ρ=1×103kg/m3g=10N/kg)

2024-03-05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明对光学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如图甲所示,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来研究光的_______现象,实验中光屏上呈现的红、绿、_____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2)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和折射光,OBOC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_______°。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紫光的折射光线与OC相比更 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如图丙是一只魔术箱,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纸箱,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这是因为魔术箱中有一块 ________(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_______°;
(4)小明两眼视力缺陷不同,他将一只2B铅笔紧贴两只镜片,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像如图丁所示,则右侧的镜片是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4 . 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智能手机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智能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
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GPS和电子邮件功能。可以下载应用程序、音乐、图片视频等等。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小华同学学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1)接听电话时,我们可以辨别打电话的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有些人用手机看视频时,喜欢倍速播放,当手机倍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关机时,手机屏幕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此时有人会把屏幕当成镜子使用,其成像原理是______
(3)玩手机时,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各种艳丽色彩,这些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颜色的光通过适当比例混合得到的;
(4)有人为了防止玩手机被人偷看到屏幕内容,在屏幕上贴了手机防窥膜,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______;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
2023-11-15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家都见过水波,光也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波长和频率是波的两个重要参数,真空中光波的波速为c,它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来积,即c=λf,公式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波长的单位是米(m),波速的单位是m/s。人眼可以接收到的光波,其波长大约在380nm至780nm之间,称为可见光。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得较多。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因为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都被散射掉了,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过大气射入我们的眼睛。
(1)真空中一束光波的波长为500nm,则这束波的频率是_____Hz;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蓝;
(3)大雾弥漫时,汽车司机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雾灯的光不容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处的人看到。那么,雾灯常用_____(选填“蓝光”“ 黄光”或“白光”)。
2023-06-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试题(4月份)C卷
6 . 如图所示为各种光学现象,根据图片所表现的情景,回答:

①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②图(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___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图(c)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其中的红光、蓝光和___________被称为三原色光;
④图(d)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所形成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7 .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在太空授课.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为全中国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课。

(1)以航天员所处的“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正在授课的王亚平是______的,而相对于______,王亚平又是运动的;
(2)在叶光富的配合下,王亚平利用一个金属圆环制作了一个大大的水球,并在水球中加入气泡,神奇的是,我们看见了一正一倒两个像,说明大水球相当于______透镜,水球和气泡一起又构成了一个______透镜;
(3)王亚平从太空冰箱中拿出了一个苹果,其质量约为160______;我们看到红色的苹果,是因为苹果表面反射红光,这种色光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
(4)航天员利用太空冰箱将一杯90g的水制成了冰,则冰的质量是______g,冰的体积是______cm3,将这块熔化掉一半,剩下的冰块的密度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0.9×103kg/m3
8 .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点40分左右,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顺利打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七”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_____形成的.
(2)“神七”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二层“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七”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可以将电池板可以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_____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   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
9 . (1)彩色电视机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是靠三种单色光的组合,他们是红、 、蓝.
(2)在“探究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小明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g;
②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
组别




物质的体积V/cm3
8.0
16.2
19.8
31.8
物质的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       组,依据是                                    
2016-12-07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六校教育教学联合体九年级3月考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