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D.“嘀嘀嘀”的警报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2024-04-29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3 . 下列诗句情景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琵琶行》中有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琵琶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赠汪伦》中有诗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传来的《折柳曲》能唤起人们的思乡之情,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枫桥夜泊》中有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
2024-04-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2023年10月26日中国神舟十七和神舟十六乘组顺利完成“太空会师”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上太空的相机质量不变
B.航天员在太空中没有惯性
C.航天员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
D.空间站消耗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2024-03-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阳明山的晨昏,清脆蝉声,婉转鸟语,应和着叮咚泉流。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鸟鸣声、流水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色分辨不同的鸟鸣声
C.声音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鸟鸣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2024-03-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北京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发挥出色,跑出9秒83的成绩一举打破亚洲纪录。他在小组中排名第一,成功进入决赛。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苏炳添听到发令枪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B.起跑时,苏炳添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C.苏炳添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D.苏炳添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7 . 日常生活的谚语、成语、诗词等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如坐针毡——形容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D.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024-03-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区莲河片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8 .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
B.“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9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中的“早已晚”是说明马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是指声音的音色没有发生变化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的“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正立的虚像
2024-02-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片区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比如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围绕诗中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看到草是绿色的,是因为草反射绿光
B.人们看到草是绿色的,是因为草吸收绿光
C.小儿“怕得鱼惊不应人”,主要因为空气和水都可以传递声音
D.小儿“怕得鱼惊不应人”,主要因为水可以传播光,不可以传播声音
2024-02-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