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利用与防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距离,是由于________
(3)若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__________
2018-09-0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_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2 .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短文:
⑴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⑵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⑶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⑷ 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 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
(3)从短文⑶中可以分析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______左右。
(4) ①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________(上/下)拐弯。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___(上/下)拐弯。
2018-09-06更新 | 1702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2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的许多领域.


这种装置的名称叫______,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该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这种装置正是利用了该声波的______特点制成的.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该装置向海底垂直发射该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可知此处海底的深度是______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这种装置______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______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激光的应用

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一种自然界中没有的光,这就是激光.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对准目标发出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目标的距离.激光测距雷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让这一点照射到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象,由于会聚点很小,光盘记录信息密度很高.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如果把强大的激光束会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最难熔化的物质在一瞬间也要汽化了.因此可以利用激光束来切割各种物质、焊接金属以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可以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切除肿瘤,还可以用激光“焊接”脱落的视网膜.强激光可以在瞬间破坏敌人的飞行器,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


(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km/s.
(2)激光测距与初中物理学到的_____测距原理相同.
(3)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切除肿瘤、“焊接”脱落的视网膜,是利用激光的_____的特点.
2018-08-22更新 | 176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题

5 . 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
       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也可以用以摧毁特定目标。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不属于次声波的特点的是_______
A.频率高          B.传播远       C.能够绕过障碍物   D.穿透力强
(2)次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_______
(3)在海水中,能够传播的更远的是_______
A.无线电波          B.光波       C.可闻声波   D.次声波
(4)可以利用次声波监测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_______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2018-07-29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英法核潜艇玩起碰碰车”20092月,法国核潜艇凯旋号和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在大西洋相撞.均配备先进声呐系统的两艘核潜艇,竟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机率变为现实.       
(1)蝙蝠的视力极差,靠发出超声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潜艇在深水中航行时,一片漆黑,潜艇在海中航行依靠先进的声呐设备来探测周围的情况,关于声呐所发出的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光波
(2)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关于光线下能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B. 光线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
C.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D. 光线是客观存在的
(3)光波在水中衰减较快,一般水下几十米深处光线就很差,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也很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 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中爆炸一个几千克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 地层中的信息.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的信息,判断潜艇在海里航行宜选用________ 波.       
(4)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它能发出频率为40000Hz的超声波,该波的波长为多少mm_____?(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480m/s)
2018-06-1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7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二: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也影响着声音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声音喜欢走温度低的地方。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而晚上地表的气温迅速下降,低于上方的温度。
问题:
(1)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Hz,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
(2)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8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_________Hz.
2018-03-2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9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丧失方向高,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中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反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2)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_____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嘴巴
(3)如果图乙和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反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m;       
(4)图丙中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_____
A. 静止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       D. 无法判断.
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________工作的。
(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