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利用与防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6 道试题
1 . 新华社快讯:台风“莫兰蒂”15日3点05分在厦门翔安沿海登陆,风速48米/秒,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15级,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量财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台风产生的次声波
B.台风产生的声音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台风袭过时,房屋倒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色好
D.台风产生的次声波频率都在20 000 Hz以上
2 . 1827年在日内瓦湖进行的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如图所示,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 000 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可以发声的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该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接收到水下的响声.

(1)求当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2)实验结果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写出两个)
2017-09-0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测试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声具有_________
5 . 在教室内学生听不到教师讲课的回声,其原因是
A.学生太多,回声被吸收B.因为教师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大了才有回声
C.墙壁太多,反射回的声音与原声相互抵消D.声音反射后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开
6 . 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情景相符的是(   
A.拨动琴弦发出琴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D.蜡烛成清晰放大的像,幻灯机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2017-08-26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训练
7 . 与题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吸声环节控制噪声
B.“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算车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C.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调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D.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7-08-26更新 | 62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8 . 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超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到
C.超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能传递信息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 . 地震时,会产生__________声波,常温下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可听声的传播速度.
10 . 2016年2月6日台湾地震导致116人死亡的阴霾还未散去,2月27日台湾东部又发声5.0级地震,人们渴望更多的有关地震和地震自救的知识,以减少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下列有关地震的知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地震产生的一种波叫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B.地震是防止因震动导致跌倒摔伤,可立即就近傍一大树或电线杆、墙壁等高大物体
C.发生地震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D.当不幸被压废墟下时要静卧保持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可用硬物敲击管道,墙壁等硬物呼救,因为固体传声效果好
2017-08-2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