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2020九年级·广东·专题练习
1 .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地震往往会产生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该声波的频率小于_____Hz。
2020-03-13更新 | 6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专题检测物理试题(一)
2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②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三: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②_____
(2)材料_____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材料_____中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3)海豚能发出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_____蝙蝠能接收到声音的最低频率为多大?_____
(4)计算人可听到最高频率的声音内振动了多少次?_____
2020-03-13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育才第二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3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
C.地震时,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是超声波
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0-03-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外力可以改变鼓的音调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学校周围植树可以防止马路上噪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5 . 学习强国平台2019年12月11日报道,我国“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深海观测数据实现实时上传、全球共享。数据上传至全球电信网络靠的是(   
A.电磁波B.超声波
C.次声波D.红外线
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7 .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超声导盲仪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按在桌边的钢尺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人们可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以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响度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20-02-0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八校联考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3月月考试题)
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乐音的音调若相同,其音色一定相同
D.人耳听不到次声,所以次声对人体无影响
2019-12-01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万唯原创】2015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研究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二章 声现象
9 . 中国在5G的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已经处于领跑的地位.基于5G技术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是利用了
A.超声波B.次声波C.紫外线D.电磁波
10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2019-06-1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