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容理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9 道试题
1 . 在“积累与梳理”环节,小智同学展示阅读《艾青诗选》的读书笔记,根据你阅读后对名著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曾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而后开始文学创作,在《向太阳》中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C.《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D.《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城市育人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塞上曲(其一)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①幽并客: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追求建功立业的地方。客借指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②游侠儿: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③紫骝:枣红色的马。
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甲诗三、四句分别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残酷。
C.乙诗开篇描绘了寒蝉、桑林、边塞、秋草等特有意象,渲染肃杀悲凉之感,为后文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D.两诗都题写战争,但不同的是,甲诗借助典故表达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乙诗则由戍边的幽并志士壮志难酬、与尘沙共老,从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人活着得有骨气,有志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人不怕穷,就怕志短。有志者,事竟成。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古代儒家学子们苦苦追寻却无法实现的美好大同社会,但是在今天,我们新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个梦想。
C.夜幕降临,乡村小道,鸡狗悠闲归巢,这是多么温馨多么令人向往的场面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的正是此情此景。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永远地记住磨难吧,不仅因为它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也是因为它可以在我们面临诱惑时给我们以警示。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4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狂”字是这首词的总起,也贯穿全篇,写出了词人的外在狂、行为狂、抱负狂。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情。
C.“会挽雕弓如满月”运用比喻,写词人将会把弓拉得像月一样满,塑造了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D.这首词通过描述词人密州出猎时的热烈场面,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气概非凡。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奇台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                                【乙】山居秋暝

王湾                                                                 王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③春芳:春天的花草。④歇:枯萎,凋零。⑥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诗人自己。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的“客”字暗含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乙诗开篇以“空”字领起,为全、诗奠定了空灵澄净的基调。
B.甲诗颔联以“一帆恐”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的大景的神韵:乙诗颔联的“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使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
C.两首诗的颈联均为对偶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甲诗既写了美景又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
D.甲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乙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恬淡、安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布尔实验中小麻雀的腿被狼蛛咬了后,受伤的腿几乎马上不能动弹,但并没有表现出其他异常,然而第二天它却死了,可见狼蛛的毒液十分可怕。
B.无论道路多么曲折坎坷,红牧蚁总能满载食物回家,它们靠超强的视力找到新的最优路线返回。
C.圣甲虫称为“清道夫”,它以粪为食,将粪球滚进洞穴中,不善合作,主动合作者都是强盗。
D.科普巨作《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在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书中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赞美,因此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限时作业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①扬子江,米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文天祥赴元军谈判被扣留,拘押北行。后脱险南归,率兵抗击元军。1276年,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作《扬子江》一诗述志。②磁针石:指南针。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语:这两首诗中,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甲】诗中,诗人将国家的局势和自己的遭遇分别比作“________”“雨打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小文:而【乙】诗中,诗人将自己________比作永远指向南方的“磁针石”,表现了自己________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展示了自己对南宋王朝的耿耿忠心。
小语:同样是抒志,【甲】诗的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自己___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8 . 选出对《观沧海》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是全诗的诗眼。
D.“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实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期中)语文试题
10 . 《艾青诗选》饱含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思想情感。请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北方》这两首诗为例进行说明。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七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