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单句的成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3 道试题
1 . 有同学针对青春写了一段随笔,请你帮他解决以下文字问题。

①在青春的旅程中,那些奋斗与拼搏成为锤炼我们成长的动力。②奋斗对许多同学的印象可能是成堆的习题集,无休止的考试……③可是,同学们,唯有奋斗的青春才最美丽!④青春之美,在于专注。⑤一生之中,你能有几次心无旁骛地为一个目标去奋力拼搏?⑥任凭窗外云卷云舒、季节更迭,窗内永远是苦读的身影。⑦这份专注,将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将会激励着你不断前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提取第③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第⑦句中的“美好的回忆”属于           短语。
2024-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同学们打算自己制作风筝,小文找到了相关资料,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风筝,其制作工艺有三大环节即扎、糊、绘。扎骨架最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糊风筝多用坚韧受风的绵纸,也有用绫、绢的。④“是古人探索机械原理和技术应用,而赋予风筝丰富的内涵。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中国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小小的风筝,承载的不仅仅是飞翔的梦想,还有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盼,对亲朋好友平安康泰、前程似锦的真诚祝福。

(1)请在第①句中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④句是一个______关系的复句。
(3)下列对第⑤句主谓部分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中国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
B.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中国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
C.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中国‖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
D.神话故事、花鸟瑞兽是中国传统风筝‖最常见的绘画题材。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范围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②人们对一盔一带并不陌生,其安全意义不言而喻。③系安全带、戴安全头盔,能明显减少伤亡事故。④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可能导致死亡的车祸中,安全带的使用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的几率提高60%。⑤这一举措让公众认识到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同时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

A.第①句中“公安部交管局”作主语,“开展”作谓语。
B.加点词“减少”“显示”都是动词,“车祸”是名词。
C.“守护行动”“不言而喻”“一盔一带”都是偏正短语。
D.第⑤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使用安全带”后加“的意识”。
2024-06-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九(2)班准备组织以“人生之路”为主题的班会课,小史同学为此次班会课撰写了开场白,请你帮他完成。

人生,是一个宏大而深suì的话题。很多古往今来的人会将其看作一条路。这条路,艰辛漫长,所以泥泞与美景、荆棘与鲜花都会常伴左右。这条路,无法返场,所以挥霍与奋斗、鲁莽与慎重皆会左右生命的质量。尽管弗罗斯特踏上了幽寂美丽的路,他还是会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屈原虽然命途坷,惨绝人寰,但他依然高啜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在时代的变革突进中高谈阔论,写下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之路若纵横通达,请你谨慎勇敢地做出jué择,祝你义无反顾,一意孤行;人生之路若荒寂萧疏,愿你披荆斩棘,探索出新的方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深suì(         )        (         )        jué(         )
(2)语段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惨绝人寰B.高谈阔论C.一意孤行D.披荆斩棘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是一个宏大而深suì的话题。”提取的句子主干是“人生是话题”。
B.“艰辛漫长”“轻声叹息”“命途坎坷”“纵横通达”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尽管弗罗斯特踏上了幽寂美丽的路,他还是会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D.“人生之路若纵横通达,请你谨慎勇敢地做出jué择,祝你义无反顾,一意孤行;人生之路若荒寂萧疏,愿你披荆斩棘,探索出新的方向!”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024-06-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小语准备为活动致开场白,内容如下,请你阅读后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甲】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墓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悟以往,知来者。【乙】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A.文中加点的两个词“穿过”“读懂”都是动词。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类型一致。
C.上文甲处画横线句的主干是:我们见证璀璨与绚烂。
D.上文乙句朗读时声音要高亢,语气要激昂,情感要饱满。
2024-06-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6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许多事情会给人带来很大压力,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到临事有静气。②静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历练和积累。③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读书就是很好的积累和历练。④读书能使我们汲取前人的智慧,克服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⑤有些人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读书少,心里没底,缺少静气,从而缺失了驾驭大事的能力。

A.“很大压力”“培养静气”“克服恐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
B.句①中“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许多事情”;
C.句②中的前后两个分句用“不是……而是……”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转折关系;
D.句⑤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读书少”中“因为”删掉。
2024-06-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祖国的繁荣发展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唯有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高扬奋斗风帆、焕发昂扬斗志,我们必能成就人生的梦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A.“祖国”是名词,“与”是连词,“昂扬斗志”“人生的梦想”都是偏正短语。
B.“祖国的繁荣发展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句中,“都”作状语。
C.“唯有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有语病,正确改法是在“人生”后面加上“舞台”。
2024-05-3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8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青春不是一段人生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②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精神融入青春,才能让青春富有质感。青春是一个坐标,一尊石碑,一座高山,会铭刻下漫漫人生中的每一缕印痕,会如茫茫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纵然斗转星移,依然会发热发光。

A.语段中加点词“一种”“积极”“铭刻”分别是数词、形容词、动词。
B.“花枝招展” “漫漫人生”“一缕印痕”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青春不是过程”。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2024-05-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根深叶茂”“拨动心弦”“异常兴奋”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B.一位穿着红色校服的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这句话的主干是:同学跑过来。)
C.《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
D.“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23-24八年级上·湖北咸宁·期末
10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刻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这几句铭文,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宣告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

2014年12月13日,习近乎总书记亲自出席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发表重要讲话,并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是1937年以来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最高级别凭吊。

此后,一年一度。当凄厉的警报声响起,五星红旗半降,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北国边陲到南疆海岛,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人们在各个场合肃立默哀。以国之名,悼城之殇。

……

固化历史,就是在固化人们的记忆;捍卫历史,就是在捍卫人类的尊严。那些血泪凝结的文字,铭刻在鼎上,也永远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选自《南京日报》2023年12月13日)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2023年的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
C.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谓语是“铭记”。
D.选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3.将下列句子填入最后一段结尾横线处,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不敢忘          ②不能忘        ③不曾忘
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024-05-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