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三国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执竿入城》,完成各题。

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解释加点词语,翻译划线句子。
竿入城                    (     )
有老父至                 (     )
③计无所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执”字,拟写讲述故事的提纲。
讲述提纲:                                              
(3)请根据寓言的故事情节,归纳寓意。
寓意:                                              
2023-03-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平静。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儿如此                            痴:痴迷
D.安阳韩性闻而               异: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晚乎          予尝求古仁人
B.结友                       拔剑撞破之
C.冕因去,依僧寺       策之不其道
D.曷不听其所                 不足外人道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
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神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仍继续发奋读书。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1-06-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推辞)B.鲁肃过寻阳(等到)
C.即刮目相待(更加)D.人有学者(跟随、跟从)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B.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C.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D.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老兄你为什么认清这个道理这么迟呢?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大有好处。
C.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读书人分别三天后,就要另眼相待了。
4.将【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读书学习有怎样的困难?你从孙权劝吕蒙学和董遇教导从学者中得到怎样的学习启示?
2020-05-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节选自刘备《刘备敕刘禅遗诏》


【注释】①殆:恐怕,大概②济:救济,挽救③增修: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险躁则不能
(2)淫则不能励精
(3)朕初疾,下痢耳
(4)人意智
2.解释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两篇选文的作者都对学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请分别谈谈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2019-12-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欣赏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本诗进行赏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食而忘患,自心矣,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从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戆(zhuàng):愚傻,鲁莽。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黄口大雀则不得       从:
(2)孔子谓弟子曰       顾:
(3)善惊以       远:
(4)食而忘患       利: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问       是鱼乐也(《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善惊远害       其境过清(柳宗元《小石潭记》
C.自心矣       不独子子(《礼记·大道之行也》)
D.以所从为祸福       面山居(《列子·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4.你从上文得到什么启示?
2019-07-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诸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8九年级上·山东·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

嵇康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嵇康:魏晋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山巨源,名涛,嵇康的朋友,后投靠朝廷。二人均为“竹林七贤”之一。②悢(liàng)悢:悲恨。③嬲(niăo):纠缠。④淹:通。⑤趣(cù):急于。⑥快炙背:对太阳晒背感到快意。⑦美芹子:以芹菜为美味。⑧疏:不切合事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野 人 有 快 炙 背 而 美 芹 子 者 欲 献 之 至 尊 虽 有 区 区 之 意 亦 已 疏 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3.这是嵇康给山巨源的一封回信。从内容推测,山巨源之前写信给嵇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018-11-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山东)

8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任重道远B.环攻之而不胜
C.日出林霏开D.足肤皲裂不知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名微众寡                                        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                                           或置酒而招
C.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之以成帝业
D.信义助四海                                          出没鲸波万仞中
3.翻译句子
(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诸葛亮在对形势情景的分析中,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B.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诸葛亮认为,对曹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孙权“不可与争锋”。
D.诸葛亮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基础,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北定中原。
2018-1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胜之者,南阳安众人也。少,年五岁失父母,家于谷城聚中,孝慕甚笃,聚中化之。少长,有礼。胜之每行见老人担负辄以身代之猎得禽兽尝分肉与有亲者。贫依姊,居数岁,乃长安,受《易》,通明以信义见称。从兄褒为东平内史,遣使召之,胜之曰:“众人所乐者,非胜之愿也。”乃去,游太原,从郇越牧羊,以琴书自娱。丞相孔光闻而就太原,之不至。元始三年,病于太原。

(节选自《高士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少常读书
B.乃长安/礼愈
C.之不至/故患有所不
D.病于太原/之为众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胜 之 每 行 见 老 人 担 负 辄 以 身 代 之 猎 得 禽 兽 尝 分 肉 与 有 亲 者
3.结合选文,说说宋胜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10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左中郎将蔡邕见而            
(2)宾客
(3)一尽惊                 
(4)亦不能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左中郎将蔡邕见奇之     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B.时人常为宿构               其始,太医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C.使背而诵之                  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D.倒屣迎                         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3.翻译下列句子。
(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结合全文,说说王粲是一位怎样的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