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光(1019-10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5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伺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师,故出必有功。既兼两道节制,自朔方至云中边陲数千里,要害之地,列置城堡,斥地各数百里。边人以为自张仁愿之后,将帅皆不及。忠嗣始在朔方、河东,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闻之,争卖马于唐,忠嗣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壮。与吐蕃战,皆大捷。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

【注】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抚,慰问。③间隙:空隙,引申为可乘的机会。④两道节制:两地节度使。⑤朔方、云中:朔方,唐西北地区;云中,即云中郡,今山西大同。⑥斥:开拓,扩大。⑦张仁愿:唐朝政治家、军事家,曾任朔方军大总管。⑧互市:中国历史上与异族贸易的通称。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兴(            )   
(2)悉(            )   
(3)益(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平之将,但当抚循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2)边人以为自张仁愿之后,将帅皆不及。
3.文章使用了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普独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注:①除:任命,授予官职。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赵普独凡十年                    相:担任宰相
B.可其奏                           卒:最终,终于
C.帝嫌其人                           素:向来
D.当其时                           适:适合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2)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3.史书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文章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张咏劝学》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寇准的友人。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④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B.卿今者才略       才干
C.准出陕       等到D.咏             慢慢地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
4.甲乙两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2024-05-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太宗,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节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①太宗:宋太宗赵光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王著:宋朝人,字知微,官至殿中侍御史。④右军:指东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⑤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⑥笔札:书法。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辞:                           (2)遣内侍持书示著       数:
(3)询其意               或:                              (4)遽称善                      若: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又以问著,对如初。
4.【甲】【乙】两文中的孙权和王著的劝学方式有什么不同?试简要分析。
2024-05-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遂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有删改)

【注】①之:到。②故意:原来的想法。③顾:拜访。④虞:意料,预料。⑤造次:鲁莽,轻率。
(1)【甲】文选自《_________》,是 _______(朝代)的 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
(3)从【甲】【乙】两文来看,鲁肃和吕蒙结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结合【甲】【乙】两文,你能读出吕蒙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的划线句运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肃对吕蒙的欣赏。
D.【乙】文中的吕蒙善于分析敌情,制定计策,鲁肃始终非常信任他。
2024-05-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但涉猎       涂掌事       木兰户织
B.辞军中多务       为大有所益       我酌油知之
C.非吴下阿蒙       周而       死灰
D.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义勇为
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理解:鲁肃对吕蒙的才略大加赞赏并深表叹服,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今非昔比。
【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结识了朋友,告别而去。
理解:鲁肃出于对吕蒙的尊重,不仅叩拜吕母,还在寻阳结交了朋友,随后告辞。
3.孙权用自己和吕蒙的事务繁忙程度作比较,以规劝吕蒙就学。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具体内容,谈谈陈世恩是如何“规劝”季弟的。
【链接材料】

明陈世恩,万历己丑进士,长兄孝廉。季弟好游狎,早出暮归,长兄规之不改。世恩曰:伤爱无益。乃每夜亲守外户,待弟入,手自扃钥,问以寒暖饥饱,忧恤之情,形于言貌。如是数夕,弟乃大悔,不复暮归。

(取材于《八德须知》)

注:①[季]本义是幼小禾苗。引申为兄弟排行中最小的。②[游狎]本义是交往亲密。这里有游手好闲、嬉闹玩耍的意思。③[扃jiōng钥]关门,锁门。
2024-05-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A)?”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与群臣论止盗。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B)?”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C)。”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③野宿:在郊外露宿。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词语解释
古今异义现象肉食者(1)鄙:______
根据语境推断请重法以禁之(2)或:______
迁移课内字词是数年之后(3)自:______
结合字形推测不闭(4)户:______

2.请将“邪”“焉”“也”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3.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4.请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甲文中“远谋”的意思是“深远的谋划,长远的打算”。请从乙文中摘录一句话,体现唐太宗“远谋”的句子结果。
6.甲、乙两文中都讲到了“民本”思想,请分析鲁庄公和唐太宗对这一思想认识的区别。
2024-05-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注释】①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②苦渴:为……而苦恼。苦:苦于……为……而苦。渴:为……而饥渴,在这里与“苦”组合在一起,意思为“为……而苦恼”。③或:有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以军中多务(     )鲁肃过寻阳(     )刮目相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甲】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你在学习上获得的两点启示。
2024-05-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狼》, 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以军中多务(推托)
B.治经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即刮目相待(另,另外)
D.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哥)
2.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但是要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C.还是要广泛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D.但是要粗略地阅读,回顾往事罢了。
2024-05-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0 .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2)即刮目相待
(3)入学舍
(4)会稽韩性闻而异
2.与其他各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与蒙议论,大惊曰
C.夜潜出,坐佛膝上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两文共同强调了什么内容?吕蒙的变化和王冕学有所成对你有何启示?
2024-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五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