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86 道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谪到贵州,这首词是他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B.开头两句景物描写通过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渲染了寓居地温馨的环境氛围。
C.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这孤鸿若有若无,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
D.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含蓄传神、空灵飞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022-05-20更新 | 4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江城子·江景(宋代: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①张先:北宋著名词人。②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③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左牵黄,右擎苍”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言简意赅富有气势。
B.【甲】词仿佛是一气呵成般流畅,上片重抒情,下片重描写,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C.【乙】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虽然没有一句正面描写弹筝女子,但是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其美丽动人。
D.【乙】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
2022-05-19更新 | 4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镇江做知府时所作,首句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B.“悠悠”登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久远,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仿。
C.辛弃疾借用三国典故,让曹操和孙权来给刘备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堪与孙权争胜。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寄情委婉深沉,意境高远,不失为千古绝唱。
2022-05-1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
2022·河北·模拟预测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李清照,她被称为______________居士。
2.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2022-05-1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刷卷02-2022年中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
5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中,“聚”和“怒”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9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6 .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
(4)不应有恨,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
2022-05-1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雁门太守行》是唐代李贺写的一首_________(体裁)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北宋词______________(人名)。
2.展开联想和想象,任选一处加线句,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3.两首诗词的结尾句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似之处?
2022-05-18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馆陶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痩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1.下列对两首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作品的体裁分别是元散曲和宋词,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渔家傲”是词牌名。
B.两首作品中加着重号的“断肠”和“泪”所传达的感情相同,都表达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C.乙作品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区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D.虽然同是描写秋天的感怀作品,但两首作品的风格各异,朗读甲作品时应选择悲伤愁苦的语调,朗读乙作品时,则应表现出苍凉慷慨的气概。
2.请说说乙作品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022-05-18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用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①这首词是李煜囚于汴京期间(976—978)所作。宋人王轾《默记》记载,李煜的居处有“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所以李煜降宋后,实际上被监禁起来了。②一任:任凭。③蒿菜: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表明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
B.“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得明净、开阔。
C.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
D.本词借景抒情,鲜明的图景之中寄寓着词人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2.赏析“秋风庭院藓阶”中“侵”字的妙处。
2022-05-17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10 .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为陈同市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虚实结合。首句写实,似醉非醉中“________”的行为展现了作者想要重返战场的内心世界;然后由实转虚,先写军旅生活和点兵盛况,接着以马奔跑速度之快和弓弦声音之响从形声两个方面写出了________,最后写行军用兵所取得的胜利成果;结句在写实中与首句呼应,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全词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也抒发了词人________
2.本词与《渔家傲·秋思》都对边地乐声进行了描写,请结合两首词,说说你从画线句描写的乐声中各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答:                     
2022-05-17更新 | 54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